晚年時期的王維效仿很多的古人,選擇在終南山隱居,這樣的一種決定,也使得他最終在文學上大放異彩,創作出了一系列充滿哲理的詩。雖然唐詩它并不是宋詩一樣,只是一味地側重于哲理,更多的還是以抒情為主,不過王維到晚年由于思想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刻度,所以在這一時期他的詩作更多的還是以哲理為主。譬如這首《酌酒與裴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同時也充滿哲理的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很深刻。詩人正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著細膩的觀察,并且再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也是別具一格。 王維在終南山修行的生活其實是很艱苦,可是他又與別的隱士不一樣,曾經還有朋友來看望,他詩名中的裴迪就是他的好友,而且兩人經常一起談佛論道,閑暇之余又是詩詞唱和。那么王維這一時期的生活還是很悠閑,同時也是告訴了朋友,應該也要來這山中隱居,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享受生活所帶給自己的樂趣。 《酌酒與裴迪》 唐代:王維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律詩,王維正是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自己內心的感受,還有對于人生的解讀,以及勸慰朋友的話,全部寫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哲理。雖然這樣的一種哲理,可能讓人難以理解,不過只要真正理解透了,再運用到生活中,那對于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首聯一開篇就顯得與眾不同,而且把自己對于人生的解讀,描寫得淋漓盡致,“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我現在為你酌上酒,等你喝完了之后,再進行自我安慰,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最難懂得就是人心,畢竟經常是反復無常,如同是大海里浪花,經常是波濤洶涌。 頷聯則是再次描寫了世間人心的復雜,而且讀來令人感慨萬千,“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朋友之間相互提攜,可是對于有一些人來說,他們依舊還是握著手中的劍,不愿意去相信別人,要是你先獲得了榮耀,成為了人上人,可是對于朋友來說,他們則是會在背后嘲笑你。 頸聯看似在描寫風景,但詩人同樣還是另有所指,“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眼前的草色青青,但是已經全部被雨給打濕了,明明全部的花朵都已經開放出來了,可是又遇到了春風,這多少讓人有些傷感,都在埋怨這春寒。 尾聯兩句最是經典,同時也寫得也更加的深刻,“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這人世間的事情,那就猶如是浮云一樣不值一提,全部都猶如是過眼云煙,對于一個人來說,還不如遠離了人世,高臥在這山林之中,多多進食,從而去保重身體。 王維晚年的詩作已經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雖然看似寫得很簡練,可是用詞又是極為講究,在這首《酌酒與裴迪》,看似寫得很普通,可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整首詩處處充滿了哲理,而這樣的一種哲理,我們只要讀懂了,那也是會有所收獲。詩人正是把自己對于人生的解讀,還有現實生活中的無奈,全部寫進了作品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