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暗合沿用了 700多年的《濟生方》中的蒼耳子散, 此方一直是本病的主要方藥,可以配合任何攻劑、 補劑之中,不會有任何訥鑿之感,臨床應予以重視。 通過關聯規則分析,干老治療鼻淵用藥規律符 合古籍記載,如陳修園《醫學實在易》的“方書治腦漏之證,恒用辛夷、蒼耳”,又如《古經醫統大全·卷之六十二·藥方·鼻淵鼻鼽清涕方》中的“蒼耳散(蒼耳子、辛荑仁、薄荷葉、白芷,右為細末,每服二錢,蔥湯或茶清食后調下)”、《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九十一·針灸門·手太陰肺經》中的“辛夷散治小兒鼻流濁涕而腥臭用(辛夷仁、蒼耳子、白芷、薄荷葉、黃連,共曬干為末,每服一錢,蔥湯調下)”、《醫燈續焰·卷十八(補遺)·鼻·附方》中的“芷夷散治鼻流濁涕(白芷、辛夷、蒼耳仁、薄荷為末。每二錢,蔥、茶清調服)”。 以藥測方,以方測證,通過分析干老治療鼻淵 的醫案,發現鼻淵的病因病機多為虛實夾雜,與外邪、臟腑虛衰有關。外因為感受外邪,內因為肺脾虛損,以致正不勝邪,外邪留戀,濕濁停聚鼻竅而為病。本病總屬本虛標實,本虛多見肺、脾之虛損,標 實多見風熱、風寒及由此產生的濕濁等邪實,標本兼治是基本診治思路。急性發作期伴有肺衛癥狀者多宜疏風宣肺;緩解期則應重視扶正補虛治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復發;慢性期以虛證為 主,或虛中夾實,或本虛標實,可標本同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