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舉行了增資項目簽約儀式。近日,中國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耀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計劃盡快的啟動IPO的上市,爭取在明年申報材料,并且探索核心骨干持股以及職業經理人制度等舉措。 中鹽股份目前已完成混改項目的資產重組工作和產權交易所掛牌、摘牌、遴選、投資者二次報價、增資協議談判工作,擬引入投資者13家,總投資額30.6億元。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耀強近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下一步將盡快啟動中鹽股份IPO上市,爭取明年報材料,并將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核心骨干持股等舉措。
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郜志宇表示,中鹽集團采用完全市場化方式,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增資,按照“價值觀契合、戰略有協同、實力有保障”的標準成功引入13家戰略投資者,圓滿完成混改增資引戰工作,這標志著中鹽股份混改實現了“混”的目標。 作為國家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和國企改革“雙百企業”,中鹽股份是中鹽集團按照整體改制上市的方式于2013年聯合七家省級鹽業公司發起成立。2017年1月,鹽業體制改革正式實施,同年4月,中鹽股份被列為國家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2018年中鹽股份混改被列為國家鹽業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李耀強表示,中鹽集團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總體要求,將中鹽集團食鹽核心業務和優良資產全部納入中鹽股份平臺,分離其鹽化工業務,形成從鹽資源開發、研發、工程設計到生產、銷售的產業一體化架構,打造成為鹽業務專業化運營平臺。 鹽業自古以來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鹽業改革方案的出臺是我國鹽業管理體制的一次重要變革。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曹學軍表示,中鹽集團作為鹽行業龍頭企業,鹽改以來,始終積極配合鹽改工作,主動承擔保障食鹽供應安全和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著力維護食鹽市場秩序,構建行業良性生態圈,為鹽改的順利推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曹學軍認為,本次混改增資,中鹽股份引入了民營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各類資本優勢聚集必將激發中鹽股份活力,這對傳統國有鹽業企業深化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這也會進一步加快釋放鹽業市場活力,加快推動鹽行業新格局形成。 談及“混改”的經驗,李耀強表示,在混改實施過程中,中鹽集團在實踐中取得了諸多成果,比如破解國有礦權資產化市場化政策難題,初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中鹽股份資產得以規范,為增資引戰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以公司章程和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議事規則為基礎,搭建中鹽股份獨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推進公司組織機構總體改革,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李耀強表示,今年以來,中鹽集團還以中鹽股份為平臺,先后與廣東鹽業、重慶化醫、廣西鹽業實施戰略合作,并在青海、內蒙布局優勢湖鹽資源整合,全面推動鹽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行業企業聯合發展。 郜志宇強調,希望中鹽股份公司借助混改增資引戰之力,集各位股東及各類資本優勢,聚焦主業,深化改革,切實完善優化公司治理,轉變經營機制,增強企業內生活力,不斷推動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不斷拓展延伸鹽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帶動作用,推動鹽行業企業聯合發展,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整體競爭力,為股東創造價值,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各類投資者“多贏”局面,打造混改和鹽改的典范企業。 北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汝川表示,此次中鹽股份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是中央企業混改的又一重大進展,同時也是北交所充分發揮產權資本市場功能、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助力中央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又一成功范例。 北交所,在今年的前八個月成交的各種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有4140項,成交金額為164億元。其中,通過北交所實施混改的國有企業有92家,引進的社會資本有210.9億元。目前為止,混改項目中正在掛牌的有58項,打算融資164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