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7)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于天下的。 (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并有,我便舍棄生命而取義。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1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13)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1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5)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16)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17)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譯文】不要在農民耕種和收獲的大忙季節征兵和征徭役,妨礙生產,那么生產的糧食便吃不盡了.不要用細密的魚網到大池中捕魚,那么魚類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會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 (18)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2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2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2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亂了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23)養心莫善于寡欲。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欲望。 (2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天將要把重要的任務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饑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25)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2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抬頭無愧于天,低頭無愧于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27)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么能趕上別人呢? (2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處境困難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