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后,很多原來的將領都降級了。為什么呢?第一是人員減少了,第二是蔣介石故意壓縮八路軍的編制。根本就沒有那么多職務,所以只能是降級使用了。 那么,改編后,什么樣的職務能當八路軍的旅長呢?可以分成四個等級吧。最高等級是紅軍的軍團長,有兩位,分別是徐海東和陳伯鈞。徐海東之前是紅十五軍團長,陳伯鈞之前是紅六軍團長。 (陳伯鈞) 應該說,這個級別是很高的了,畢竟,整個紅軍三大主力,也沒有幾個軍團。其次,是代理軍團長,只有一位,他就是陳光。因為林總去主持紅軍大學了,所以暫時由陳光代理軍團長。 代理的,畢竟不是正式的軍團長,但是陳光的職務肯定在軍長和師長之上。因為陳光本來就是紅一軍團的副軍團長。陳光擔任343旅旅長也是實至名歸。 第三等級,就是軍長了。紅軍的軍長當了八路軍的旅長,這也正常。因為許世友這個軍長,才當了八路軍的副旅長,宋時輪這個軍長才當了八路軍的團長。所以說,紅軍軍長當八路軍的旅長也可以理解。 只有一位,他就是王宏坤。王宏坤之前是紅四軍的軍長、軍政委,改編后,他當了385旅的旅長。還有第四個等級,那就是師長了。紅軍的師長能當八路軍的旅長,那是非常難得的了。 因為正常情況下,紅軍的師長應該當八路軍的團長,這個就太多了,比如楊成武、楊得志、陳錫聯(lián)等等,王近山這個紅軍師長才當了八路軍副團長呢,韓先楚這個師長,也不過是八路軍的副團長。 這樣一比較,你就會發(fā)現(xiàn),紅軍的師長能當八路軍的旅長,那不是降職,簡直可以說就是升職了。誰能有這樣的好運氣呢?有兩位,他們就是盧冬生和陳賡。 巧了,他們居然還是一對發(fā)小,都是湖南人,而且相距不遠。陳賡當時的家庭比較闊,盧冬生出身比較貧寒,家里吃不飽,不得不到陳賡家當放牛娃。可是陳賡沒有什么貧富差別和等級觀念,他和盧冬生比較投緣,經(jīng)常一塊玩,算是發(fā)小吧。 后來,在陳賡的影響和帶領下,盧冬生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還是陳賡介紹盧冬生入黨的呢。一對兒時的發(fā)小,能同時擔任八路軍僅有的六個旅長之一,那是一個不朽的佳話。 那么,盧冬生這個師長為什么能當上八路軍的旅長呢?這是因為他所在的是紅二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下面是軍團,軍團長分別由賀老總和蕭克兼任呢。然后就是師,所以盧冬生這個師長,其實也相當于軍長。 陳賡的革命資歷太老了。南昌起義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營長了,級別比林總都高。紅四方面軍最初成立,下轄只有四個師,陳賡就是師長之一,那個時候徐海東還是他手下的團長。 只是因為傷病,陳賡不得不離隊治療,然后又從紅四方面軍轉移到了紅一方面軍,所以軍職升遷得慢,長征結束他還是師長。不過,好多人說,陳賡在紅一方面軍中當過干部團團長,這個干部團團長其實就相當于軍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