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湖南有哪些山,大家一定會想起岳麓山、衡山還有崀山,都是景色美不勝收。 選擇知名度最高的去好像不會出錯,但卻又錯過了很多其他風景,比如這里擁有的山市晴嵐,是其他名山望塵莫及的。 湘江北上, 在湘潭市以北20公里處, 圍著一座山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 這條弧線被稱為“微笑曲線”。 這座山, 就是文化名山——昭山; 這片微笑的土地, 就是號稱“長株潭綠心”的 湘潭昭山示范區。 攝影:賀文勝 昭 山 地處長、株、潭三市交界處, 是湘江流域上、中游地區北上長沙等地的 水、陸交通咽喉。 經歷湖湘文化浸潤千年的昭山 始終與文化藝術相伴 聲名遠播 這是一座詩畫之山 昭山得天地之靈氣, 奇自然之造化, 曾吸引歷代無數文人雅士 前來游覽朝圣。 “每逢雨后新晴,或是旭日破曉,萬丈霞光撒在山間,雨氣氤氳,色彩繽紛,美而壯觀……”北宋大書畫家米芾將這一景觀繪成《山市晴嵐圖》,并題詩一首,列為瀟湘八景之一,昭山自此聲名遠播。 攝影:曾祥平 亂峰空翠晴還濕, 山市嵐昏近覺遙。 正值微寒堪索醉, 酒旗從此不須招。 此外,齊白石、張大千等歷代畫壇巨匠創作昭山的畫作多達50多幅,李白、杜甫等歷代著名詩人詠贊昭山的名篇佳作更是多達300多篇。 昭山之名因何而來? 攝影:曾祥平 山名的來由有多種說法 據清康熙《湘潭縣志》載:“馬山在縣東三十里,截江而起,聳立萬仞,仰抱湘流,森秀如畫,蓋邑之華表山也。因其下有昭潭,故又名昭山?!?/p> 據清光緒《湖南通志》載:西周昭王曾多次率師南攻楚國,“以昭王南征至此,故名?!贝呵飼r期,周昭王率兵攻打楚國被湘江所阻,楚國人民用膠粘的船載他們過江,船到江心膠化了船沉了,昭王歿湘江,江畔的山由此而得名昭山。 據《孔子家語》載:楚昭王回郢都復國時,在此山下江中得一碩大如斗的紅色果實,昭王命眾人分食之。而后派官員去山東問儒家始創者孔丘(前551-前479年)。孔丘告曰:“此為萍實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背淹跽J為這是他復國之吉兆,于是便把獲實之地命名為昭山。 又光緒刊《湘潭縣志·山水》則稱:”諺云: ’湘有招山,客子不樂久游’”,故可理解為昭山即招山。 攝影:曾祥平 這座海拔只有185米的山 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一起來探秘 昭山古蹬道—— 一步一景 昭山古蹬道蜿蜒掩映在昭山的綠蔭之中,共1947級,全長1314.2米,寬1.6米,由5300多塊花崗巖鋪成。它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于嘉慶六年完成,前后共修建25年。兩旁觀賞花卉樹木極多,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是省內保存最完整的古道,湖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道連接湘江渡口(將軍渡)、奎星樓、靈官廟(已毀),經獅子嘯月(昭山舊八景之一)、老虎聽經(昭山舊八景之一),到昭陽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接風雨廟、偉人亭、宋家祠堂,是連接昭山歷史文化的橋梁,也是昭山游覽的主游道。 有詩稱頌昭山古道: 遠上昭山石徑斜, 杜鵑深處杜鵑飛。 盈樽共賞春江綠, 煙雨漁舟唱晚歸。 現如今被高科技、快節奏圍繞的我們,常常渴望去游山玩水。不用太遠,能放松心情就行!此時,花一兩個小時,爬爬昭山,走走古道,感受城市綠心的魅力,便是不錯的選擇。 ![]() ![]() 偉人亭——指點江山的豪邁 爬至半山腰的時候,已經人疲腳乏,必須要找一個地方休息以補充體力。偉人亭及時地出現在古蹬道的左邊,此處綠樹成蔭,視野寬闊,是游客休息觀景的重要之所。 此處雖不如在山頂觀景痛快淋漓, 但這里卻記錄著一個重要的事件: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在此 欣賞昭山美景、進行社會調查。 1917年9月16日,正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的毛澤東和新民學會會員張昆弟、彭則厚從長沙徒步行走幾十里,來到昭山進行調查,并夜宿昭山古寺。就是在昭山之上,毛澤東把自己的理想和西方文明加以了對照,明確地選擇了自己的道路。 在張昆弟當天的日記里寫著這樣一段話:“毛君云:‘西人物質文明極盛,遂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發達已耳。若人生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無價值。’又云:‘吾輩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經濟問題,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義?!衷疲骸酥牧εc體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難成者。’” 從毛澤東這三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他后期思想的發端,他提出的世界主義,其實就是共產主義的前奏。他把精神與物質相提并論,相信一定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很容易讓人想到他后來提出的著名論斷——“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最后, 毛澤東果然實現了自己的奮斗目標, 昭山足以為證。 昭山古寺——千年傳說 攝影:周燦黎 攝影:盧七星 落架大修后的昭山古寺依山就勢,逐臺迭起;走進寺廟內,兩條廊道、鐘(鼓)樓對稱分布,千年銀杏蒼翠碧綠;古碑、古磚等文物在文化長廊整齊陳列。重現了唐宋風采,彰顯了千年古剎風范,成為昭山一道全新的風景。 攝影:方陽 古老而年輕的昭山古寺,只有親自去游覽才會發現她的深邃,只有用情感去觸摸才會感受到她的風韻,只有用心去丈量才能感覺到她的美麗,也許這一切還不是她的全部,其豐富的內涵與底蘊有待更多的有心人去感悟和詮釋。 昭山古銀杏——鎮山之寶 昭山古銀杏,相傳栽于東漢,實測樹齡1200年,現存主干樹齡也有600多年。樹徑近1.3米,高26米多,冠幅直徑20米。昭山聳立江邊,古樹聳翠山巔,故人們稱此樹為“擎天柱”。 附近居民介紹, 昭山古銀杏在悠久的歲月中 留下了許多傳說與傳奇。 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縱火燒毀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古銀杏遂枯萎,直到辛亥革命勝利方才復蘇;1931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大片國土淪喪,古銀杏再次枯萎,抗戰勝利后復蘇…… 這可能是一種巧合, 也可能是一種演義, 但古樹的確是 古老中國一段歷史的見證。 如今國運興隆,古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尤其是枯枝亂干間長出的嫩綠新枝,確如枯木逢春,讓人稱奇。 ![]() 那一抹銀杏的金黃 在陽光透過樹葉的每個瞬間 熠熠生輝 將軍渡——元帥講述的故事 古寺后面有一條后路可以下山, 走這條路的人并不多, 因此這里也多了一份寧靜和神秘。 沿著這條路一直往下走, 終點就是將軍渡碼頭, 這里有一個關于彭德懷元帥的故事。 攝影:盧七星 根據彭德懷自己的回憶,1921年秋天,時任湘軍連長的他在洞庭湖殺了惡霸歐盛欽,被當局逮捕押往長沙。彭德懷在半路逃脫,夜晚時來到了易家灣的湘江岸邊,看到江中有一條小船,就說:“要過江,身上無半文錢?!?/p> 船上的老者說:“上船來,送你過江去,不要你的錢!”老者叫羅六十老倌,他問:“先生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彭德懷說:“我不是先生,是窮人。”老者望望彭德懷身上,又搖搖頭,懷疑他不是窮人。彭德懷就告訴了他事情的原委。船到對岸之后,彭德懷把身上的汗衫交給老者,老者卻無論如何也不要。彭德懷跳上岸,將汗衫丟在船上說:“他日相逢,留作紀念吧!” 1930年,紅軍占領長沙時,彭德懷特意到易家灣找到了這位老者,并將沒收土豪的糧物送給他。老者到最后也不知道彭德懷的真實身份,但彭德懷始終把他當作恩人。 昭山八景 ![]() 昭山作為風景勝地,其實并非始自宋朝。史記記載,昭山舊有屏風夕照、拓嶺丹霞、桃林花雨、雙井清泉、老虎聽經、獅子嘯月、古寺飛鐘、石港遠帆等景致,朝朝代代吸引著游人登山攬勝。 ![]() 攝影:劉松柏 四季鮮花盛開 綠意盎然 處處溪流潺潺 鳥鳴蟲唱 山水昭山,人杰地靈 “山市晴嵐”有新篇 昭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4A級旅游區,長株潭綠心的核心,是長株潭三市重要的生態旅游、休閑圣地,年接待游客平均在30萬人次以上。 有山水,有人文,有歷史, 未來的昭山將往何處去? 如何利用現有旅游資源, 打造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昭山? 攝影:倪潤仙 目前,昭山風景區正在進行提質改造,由安徽祥源控股投資打造山市晴嵐文化旅游小鎮,充分挖掘昭山湖湘文化資源,用VR科技、歌舞劇、光影互動將再現“山市晴嵐”“桃林花雨”“雙井清泉”“獅子嘯月”等傳統昭山古八景,并修復魚肆酒鋪老街、昭山古寺、劉錡故居、“將軍渡”幾個景點,在湘江畔鋪開“詩、畫、禪、酒、漁”的美麗畫卷。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昭山凝聚的是千百年來 周圍代代人的回憶和歷史痕跡 這里, 值得你來一覽! 來源:湘潭在線(ID:xtolcn)綜合整理 |
|
來自: 昵稱21405352 > 《旅途、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