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巴底和拜占庭分別控制著意大利(公元750年) 羅馬教廷在西羅馬解體之后,一直飽受欺凌,尤其在倫巴第王國時代,更是被倫巴第和拜占庭擠兌得幾無生存空間,直到丕平獻土建立了教皇國,教皇才有了可以算是安身立命之所。可能是因為自己是上帝的代言人,當看到凡塵俗世中持有共同信仰的萬千眾生向自己頂禮膜拜之時,教皇是不是產生了凡人普遍會有的想法真是不得而知,我們也不敢妄加揣測,只有眼前不斷地失地、賠款、求和是眼睜睜的現實。羅馬教廷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缺乏監管率性而為,以至于荒誕無恥。在神圣羅馬帝的節目中曾經介紹過荒唐的教皇約翰十二世和他的奶奶、媽媽如何用自己的身體把持了羅馬教廷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段。 喬安產子 比約翰十二世更為荒唐的是曾經有一位女生混上了教皇的寶座,這比武則天登基稱帝還要令人驚駭。傳說利奧四世去世之后,女扮男裝的喬安當上了教皇,在位兩年因為一次出行時突然臨街產子敗露身份,被憤怒的信眾用石頭砸死。教廷拒不承認有這樣一段歷史,有人認為直到17世紀教皇年表上還有喬安的名字,喬安被從歷史上抹去只是近代的事情。2009年一部根據美國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教皇喬安》在德國上映,教皇老爺覺得很受傷害,發出了強烈的譴責和抗議,并表示保留采取進一步行動的權力。 然而對于丑聞不斷的教廷來說,他們任何聲明譴責似乎都沒什么法力,反倒成為笑料。2015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及最佳原創劇本獎的《聚焦》,講述了《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的丑聞,這群記者贏得了2003年普利策公眾服務獎。2018年更成為全世界對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兒童集中聲討的一年。5月,面對多宗性侵以及教會成員「官官相護」的指稱,智利全國34名主教全部向教宗提交辭呈。6月,梵蒂岡法庭判決,前駐外使節卡洛·阿爾伯特·卡佩拉手機中載有兒童受虐的淫穢圖片和視頻,被判刑5年。8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陪審團在一份報告中詳細列出了天主教會性侵情況,超過300多個神職人員被點名。同月,前梵蒂岡駐美國大主教維加諾公開聲明,要求天主教教皇方濟各下治,因為教皇包庇此前遭到性侵指控的美國紅衣主教麥卡里克。10月份曝光的一份報告透露,在1946年至2014年間,超過3600名兒童在德國受到天主教神職人員侵犯。甚至連教廷核心人物也未能脫離干系,羅馬教廷三號人物現年77歲的喬治·佩爾在澳大利亞被起訴,今年3月13日,墨爾本法院裁定佩爾性侵男童罪名成立,判處監禁6年。 喬治·佩爾 說到這里,想起魯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寫過:老和尚面對不能結婚的質疑,憤憤地說“老和尚不結婚,哪來的小和尚?”這邏輯真的是無懈可擊。照此邏輯,難道小兵都是老兵生的? 如果說女教皇喬安一事還存在證據不足的瑕疵,瑪洛齊亞和她媽媽開啟的羅馬教廷娼婦時代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中世紀早期的羅馬教廷始終處于一片混亂之中,教皇的權威跌成了地板價。西西里徹底淪陷之后的三十年中教皇更換如同走馬燈,前后換了13個教皇,大部分任期不滿2年,在位最短的波尼法爵六世僅當了15天教皇。教皇的職業危險度遠高于中國古代的皇帝們。這種職業環境給野心家創造了上位的機會。教皇塞爾吉烏斯三世便在這種氛圍之下戴上了教皇的冠冕。 塞爾吉烏斯三世的出身很不明朗,在二十多歲時便成為教廷的副執事。一般認為公元904年,在下令謀殺了兩位前任教皇之后,塞爾吉烏斯三世坐上了教皇寶座。次年,15歲的瑪洛齊亞便住進了教皇皇宮的主臥室。瑪洛齊亞是圖斯卡侖(Tusculum)伯爵提奧菲勒一世(Theophylact)之女。提奧菲勒在支持教皇與反對派教皇的斗爭中立有大功,塞爾吉烏斯比提奧菲勒年長10歲,有資料里說他還是提奧菲勒的表哥,而且正是提奧菲勒幫助他當上了教皇。當了教皇的叔叔睡了年幼的侄女,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作為回報,提奧菲勒家族作為實際羅馬和教廷的實際掌控者長達百年之久,提奧菲勒妻子和女兒的石榴裙功不可沒。瑪洛齊亞為塞爾吉烏斯生下了一個私生子。后來成了教皇約翰十一世,還真是,教皇不睡女人,哪來的小教皇? 教皇雖然想睡誰就睡誰,但名正言順地娶進皇宮卻是絕無可能,于是不久之后,瑪洛齊亞委身下嫁給了斯波萊托(Spoleto)公爵阿爾貝里克一世,并為他生下了阿爾貝里克二世。塞爾吉烏斯在位7年而亡,雖然在連續10位教皇中排名第一,但他死的時候兒子畢竟還小,沒有任何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提奧菲勒利用家族勢利,使老婆的情人約翰十世紀當上了教皇。公元928年,瑪洛齊亞整死了約翰十世,選擇利奧六世成為傀儡教皇,利奧六世在位僅8個月便不明不白地離世。瑪洛齊亞再次選擇了一個傀儡教皇斯蒂芬七世。斯蒂芬比前任好很多,足足有2年多,在任時長足有前任的3倍。到這時候,瑪洛齊亞跟塞爾吉烏斯的私生子也長大成人,堪當大任了,于是斯蒂芬乖乖地死去,年僅20歲的約翰十一世于公元931年榮登大寶。教皇這個座位能坐多久可能真是個定數,跟年齡沒有關系。約翰十一世在位僅4年,死的時候才24歲,死因可能跟他同母異父的弟弟阿爾阿爾貝里克二世有關。 約翰十一世 在約翰十一世登上大位前兩年,瑪洛齊亞不甘寂寞,看上了前夫的兄弟于格,后者已經當了5年的意大利國王,只要嫁給于格,年屆不惑的瑪洛齊亞就可以成為意大利王后,做到教俗通殺。 這一場大媒說了三年之久,在公元832年兩個婚禮成功舉辦。在婚禮現場,由于阿爾貝里克笨拙的表現,爺倆大吵了起來,繼父為了顯示威嚴,打了阿爾貝里克一把掌,阿爾貝里克記恨在心,離開婚禮現場,鼓動羅馬人造繼父的反。于格逃出羅馬,瑪洛齊亞被兒子收監,5年后死在獄中。瑪洛齊亞雖死,但家族勢力仍在,她世俗的兒子阿爾貝里克的私生子后來也當了教皇。總計算下來,瑪洛齊亞的私生子、兩個孫子、兩個曾孫,還有一個玄孫都當過教皇。 說了這么多教廷穢事,不是要八卦他們,而是請大家與《伊斯蘭的黃金時代》那一集做一下對比,為何曾經龐大的羅馬帝國會衰弱到任人宰割,面對伊斯蘭勢力的入侵,象征著基督教最高權威的羅馬教廷為何無法喚起世人共同團結御侮?當是時,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已經500年,進入了老邁混亂的狀態,而伊斯蘭教剛剛興起,正在快速發展擴張期。兩種文明此消彼長,帶來的碰撞結果一目了然。究竟衰頹的基督教能否在沖突中勝出,未來又該如何發展,敬請關注后續節目。 |
|
來自: Ztiger1980 > 《歐洲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