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說過, 隸書作為一種常見的書體, 美在它的略微寬扁莊重, 隸書起源于秦盛于漢代, 所以有秦隸和漢隸的說法。 《曹全碑》 漢隸是漢代隸書的統(tǒng)稱, 在中國文字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漢隸的碑刻生動風格多樣, 與之相關的“唐隸”,卻顯得呆板。 《石門頌》 “唐隸”沒有沿襲漢隸, 而是用楷書的方法寫隸書, 素衣不能展示隸書的美, 而在清朝, 隸書的美被人們充分認識并不斷運用。 唐隸 隸書發(fā)展經(jīng)歷了, 古隸、漢隸和八分體三個階段, 其中八分體, 則是以左右分布的形式, 主要突出挑和捺的筆畫。 《好大王碑》 民萃中心的女書法家, 李巖一直就研究漢隸書, 在漢隸書的基礎上, 再融合《張遷碑》、《石門頌》以及《好大王碑》, 創(chuàng)作出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李巖書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