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主任醫師 蔡小燕 痛風來去如風,常常半夜突襲 關節如刀割、如咬噬、似火燒 痛起來比女人生孩子還厲害 就算硬漢也認慫 第二天就走不了路 趕緊吃上降尿酸藥,可是!!怎么比沒吃藥之前還痛!!! 原來,一味“集中火力”降尿酸并不科學 馬上要過春節了,“老痛風”們強忍住胡吃海喝的欲望,嚴把尿酸關,這件事應早知道! 尿酸是人體每天都會不斷產生的一種代謝廢物,80%是細胞代謝分解的產物之一;20%是食物中的嘌呤經過酶分解出來的。正常人體內血尿酸濃度為:男性:150~350μmol/L,女性:100~300μmol/L。 尿酸高,醫學名稱:高尿酸血癥。血里的尿酸之所以多了,一是由于生產多;二是由于排不夠。 80%是基礎,每天都差不多;吃進去的20%,決定了體檢報告上“尿酸”那一欄有沒有向上的箭頭。 高尿酸對痛風說:“長大以后我就成了你”。“并非血尿酸超標就一定會痛風,二者存在一定概率關系。”蔡小燕說。據統計,約5~12%的高尿酸血癥最終會發展為痛風。 年輕的患者小胡(化名)剛剛三十出頭,酒肉天天吃,最近體檢查出尿酸高達460μmol/L。雖然目前沒有不舒服,為了避免痛風,他準備吃點藥防范未然。他來到門診咨詢,蔡小燕介紹,并非尿酸高都得吃藥。 痛風可分為三個階段: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急性關節炎發作期、關節炎發作的間歇期。 當血尿酸>540μmol/L,醫生通常建議開始藥物治療,將尿酸控制達標。 當血尿酸在540μmol/L以下,且沒有關節炎發作及痛風石,并不意味著就可以不理不睬。除了定期監測血尿酸外,要注意控制飲食(特別是減少高嘌呤食物),增加運動,降低尿酸,預防痛風發作。 痛風“發瘋”,病人痛苦萬分。快快讓尿酸降下來!一種藥不行,那就幾種藥一起上。 “大錯特錯,此時不能使用降尿酸藥物!”蔡小燕解釋說。急性痛風服用降尿酸藥,會讓血尿酸劇烈波動,使關節內痛風石表面溶解,釋放不溶性針狀結晶,導致病人感覺更痛苦。所以,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用降尿酸藥,應在痛風緩解期后慢慢添加降尿酸藥。 急性發作時的正確治療應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并進行抗炎止痛。 這是痛風病人比較舒坦的日子,感覺沒有了疼痛就“沒問題了”,于是很自覺地停藥了。 這又是常見的誤區,此時得趕緊用上降尿酸藥。因為有過一次痛風發作后,就像打開了詭異的潘多拉盒子,第2次、第3次很可能接踵而來。 降尿酸是個持久戰,敵進我進,敵退我也進。怎樣靜悄悄地把尿酸降于無形之中,不打破平衡,也是一種藝術。 100名高尿酸血癥患者當中,大約只有10個患者會出現痛風、關節痛。很多人因為沒有出現痛風就不把升高的血尿酸當一回事,不去治療也不控制飲食。 有研究證明,尿酸高的人患高血壓、腦卒中、Ⅱ型糖尿病、腎衰竭的風險都明顯高于常人。 換句話說,尿酸結晶析出了沉積在關節,造成關節腫痛,還可能沉積在身體的其他器官,靜悄悄地造成更大傷害,只不過早期可能沒有明顯不適癥狀而已。 正常嘌呤飲食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不得高于420μmol/L,女性不得高于360μmol/L。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于高尿酸血癥患者來說,“痛風”就是“明槍”了。所以,雖然沒有痛風發作,但尿酸超標的患者仍然應該就醫治療。 佛曰,酒肉穿腸過,尿酸血里留。 火鍋、海鮮、啤酒……春節期間一大波的美食已經在路上頻頻招手。 為了免于尿酸趁節囤積,節后發難,抵擋住它們的誘惑真的很必要。 和小編一起復習一下高嘌呤食物清單。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mg/100g可食部) 延伸閱讀 來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生命時報 粵營養越健康 編輯:曹思揚 趙瑩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