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李山甫工七言律,佳句不少。最有名的句子,除了這首詩里的“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還有這幾個:“但經春色還秋色,不覺楊家是李家。”(《隋堤柳》)——國姓入詩,運思絕妙。 “誰陳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兒為國羞。”(《陰地關崇徽公主手跡》)——直言痛批和親政策。 “鴛鴦占水能嗔客,鸚鵡嫌籠解罵人。”(《公子家二首》)——諷刺權門驕奢淫逸。 僅從這些名句來看,李山甫作詩自然隨興又忠直激切,像是一位有風骨、有氣節、有才華的詩人。 然而,李山甫的人生并不像他的詩句那樣瀟灑那樣美好。 前半程,他屢試不第。這首《寒食》,應該就是他在又一次科考失敗后所作。寒食節,并不是人人都要去掃墓。客居他鄉的人,也可以出門踏青,游賞春光。京城才放榜不久,高中進士的,自然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榜上無名又不能返鄉的,就只有“獨臥長安泣歲華”了。 后半程,李山甫入魏博節度使樂彥禎幕府,但是宦途并不得意,想干大事總也干不成,不滿情緒逐漸加深。最后,他終干了一件大事,說一票大案更準確些。宰相王鐸出任義昌軍節度使,經過魏州,李山甫為樂彥禎的兒子樂從訓出謀劃策,于半路設伏,劫殺了王鐸及其家屬隨從共三百余口人。 之后就再也找不到李山甫的事跡了。樂從訓坑死他爹之后,自己也被誅殺,想來李山甫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去。 正如李山甫之前在詩中所說,“書生只是平時物,男子爭無亂世才”。然而,人在亂世,僅僅有才是遠遠不夠的。 版次:A09來源:深圳商報 2019年08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