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臨床中藥學》、《中藥藥理學》、《中藥藥理與臨床運用》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給你聊聊耳鳴。 在我的個人后臺上,每天都會看到大量關于耳鳴的咨詢。我沒有三頭六臂,也沒有太多精力,因此無法一一回復。我在這里寫篇文章,權作統一回復吧。 現在,我說一個小茶方,你記下來,然后我說其中的道理。 準備綠茶1克,天麻3到5克。取天麻中藥飲片和綠茶,一起放入水杯里面,入剛剛燒沸的開水,加蓋悶5分鐘即可服用。頭一便的藥汁喝差不多了,別全喝了,剩下點底子,加入沸水再泡飲用,直至味淡。 這是我的一個經驗方。我用它幫助過園區里不少的中老年和老年朋友,效果還算是可以的。 什么是天麻啊?一看到這個“麻”字,很多朋友可能會聯想到不舒服的感覺,于是主觀上就猜想,這個天麻是不是有毒。 我就奇了怪了——中藥什么時候成了“毒藥”的代名詞了呢?一說起中藥,立刻就有人想,這東西有毒吧?其實,我告訴你,大部分的常用中藥,沒有毒性。現代藥理學對中藥的毒性研究十分精細,該有毒性的,一般都標注出來了。當然,你說這個中藥,和你吃的大米相比,有沒有偏性?那肯定有的。誰讓它是藥材啊?是藥材,就一定有它的個性。但是,個性,不等于毒性。 不過,現在有過敏體質者用天麻后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這個得知道。過敏體質的人要慎用天麻。 中藥天麻用于調治耳鳴,有專門的藥理研究。1986年的《廣州醫藥》,專門刊文指出,用天麻素注射液,每天一次,每次100到200mg,14天為一療程,治療耳鳴耳聾患者30人,總有效率超過83%。 天麻是什么?它是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塊莖,它性味甘、平,入肝經,善于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息風止痙,和癲癇、慢驚風、中風等有聯系。祛風通絡,則和治療風濕痹痛有關系。它用于治療耳鳴,則和平抑肝陽有關系。 讀者朋友,請你記住,耳鳴這個病,有一個基本的證型叫做肝陽上亢。這類人,肝陰不足,無法制約肝陽,所以肝陽就往上飄,順勢還刮起大風,也就是所謂的肝風。這上亢的肝陽和肝風擾及清竅,我們就眩暈、耳鳴。同時,患者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眩暈。很大一部分可能伴發易怒、睡眠不好、頭重腳輕、頭脹、腰膝酸軟等癥。看舌頭,舌紅少津。此類人往往有高血壓。 讀者朋友,現在請你看看自己,是否有上述問題。如果有,那就考慮是不是肝陽上亢所致耳鳴。這個時候,用天麻就對了。因為天麻在中醫看來,有平肝陽的作用,而且性平,不偏于發散,也不偏于滋補,故而很安全、平和。這就適合老百姓自己來用。 這個平肝陽的作用,用現代藥理學來解釋,就相當于天麻的降壓、擴張血管、增加腦流量、鎮痛、鎮靜、抗焦慮、抑制中樞神經作用。這些都是藥理學研究早已證實的。 所以說,用天麻來緩解耳鳴,是比較科學的。故而,我在這里介紹出來,供您參考。 全文完。 |
|
來自: 金壇區 > 《頭痛三叉神經耳聾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