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在長白山腳下的一個村莊里有個青年叫苦娃,自幼父母雙亡,靠給一個姓刁的員外放牛做雜活度日。這個刁員外根本不把苦娃當人看待,給他吃的是氣味難聞的豬狗食,穿的是破爛不堪的補丁衣,稍有疏忽,便是一頓毒打。幾年下來,苦娃積下了一身的病,骨瘦如柴不成人樣。而刁員外卻對苦娃的病置若罔聞,不但不給苦娃治病,還每日逼他硬挺著干活。 一天,刁員外看苦娃的病越來越重,連走路都沒有了力氣,就派人把他拖著趕出了家門,將苦娃扔在很遠的樹林子邊的草地上,筋疲力盡、氣息奄奄的苦娃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這時有一只喜鵲從遠處飛來,銜著幾粒種子,撒在苦娃身邊的草地上。待苦娃一覺醒來時,只見周圍長出了一株株小樹,藤蔓相連、蔥蔥郁郁,一串串紅里透黑,散發著清香的果子掛滿枝條。苦娃正餓得難以忍受,便隨手摘了一串果子塞進了嘴里,只覺得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非常爽口。他越吃越想吃,一氣兒吃了半個多時辰,只感到精神煥發、氣順心暢,一身的疾病也頓覺全無。 數年后,“五味之果”長滿了長白山腳下的溝溝壑壑,窮人們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吃了五味果就百病消除。因這種果子具有“五種味道”,所以人們就將它取名為“五味子”。 【來源】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 【性味與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性能特點】本品酸能收澀,溫而質潤,斂、補兼備,入肺、腎、心經。上能斂肺止咳平喘,下能滋腎澀精止瀉,內能生津寧心安神,外能固表收斂止汗。 【功效】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主治病癥】 1、肺虛久咳或肺腎不足的咳喘。 2、津傷口渴,消渴。 3、表虛自汗,陰虛盜汗。 4、腎虛遺精、滑精。 5、脾腎兩虛的五更泄瀉。 6、虛煩心悸,失眠多夢。 【用法與用量】2~6g。 【使用注意】本品酸溫澀斂,故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及麻疹初發慎服。 【產地】主產于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河北亦產。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完全成熟時采收,揀出果梗等雜質,曬干。 【真假鑒別】 五味子:以粒大、果皮紫紅、肉厚、柔潤者為佳。 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果肉柔軟,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后,有香氣,味辛、微苦。 混淆品:南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于種子上。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微酸。 五味子商品等級如下: 一等品標準為:干貨呈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皺縮,肉厚,質柔潤,內有腎形種子1~2。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甘微苦。干癟粕不超過2%.入梗枝、雜質、蟲蛀、商變。 二等品標準為:干貨呈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表面黑紅、暗紅或淡紅色,皺縮,肉較薄,內有腎形種子1~2。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甘微酸。干癟粒不超過20%。無梗枝、雜質、蟲蛀、商變 【現代藥理研究】 五味子主要含揮發油,如古巴烯,麝子油烯等,約含5%的木質素,是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五味子甲素及其類似物。其次還還有五味子多糖、氨基酸、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機酸成分。 五味子具有鎮咳、祛痰、鎮靜、保肝、擴張血管、調節心肌細胞能量代謝、調節免疫功能、抗潰瘍、抗衰老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1、用于久咳虛喘:五味子酸能收斂,性溫而潤,上能斂肺氣,下能滋腎陰,適用于肺虛久咳及肺腎兩虛之喘咳。治肺虛久咳者,常與罌粟殼同用,如《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治肺腎兩虛喘咳者,常與山某萸、熟地、山藥等同用,如都氣丸;治寒飲咳喘者,亦可與辛溫宣散的麻黃、細羊、干姜等同用。 2、用于津傷口渴及消渴:本品酸甘,又能益氣生津止渴。治熱傷氣陰,汗多口渴者,常與人參、麥冬同用,如生脈散;治陰虛內熱,口渴多飲之消渴證,多與山藥、知母、天花粉、黃芪等益氣生津藥同用,如玉液湯。 2、用于心悸,失眠,多夢:五味子既能補益心腎,又能寧心安神。適用于陰血虧損,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多夢等,常與生地、丹參、酸棗仁等同用。 1、五味子山藥粥:鮮生山藥100g,桂圓肉15g,五味子3g,白糖適量,粳米50g。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與桂圓、五味子同置于鍋內,把米淘洗干凈,加入適量的清水,如常法煮粥,待粥濃稠后加入白糖調味即可。可健脾胃補肝腎。 2、五味子茶:五味子3g、枸杞子10g,冰糖適量;五味子、枸杞子洗凈后放入養生壺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煲30分鐘后,加入冰糖即可。亦可將上述材料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加蓋10分鐘后,即可飲用。 3、五味子瘦肉湯:五味子5g,麥冬10g,黨參10g,瘦肉100g,其他調料適量。瘦肉洗凈切塊,入鍋沸水汆去血水后,撈出備用。其他食材洗凈,與瘦肉一起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煲60分鐘,加鹽等調味即可。具補中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