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幸三會寺應制 上官婉兒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注釋 應制:應制詩,封建時代臣屬接受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詩。 駐蹕(bì畢)。皇上車駕停下。蹕:這里指帝王的車駕。 賞析 《駕幸三會寺應制》是唐朝上官婉兒寫的一首五言律詩 。該詩為應制詩,辭藻華麗,卻大氣恢弘。 整首詩大氣恢弘,很難看出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特別是在遣詞造句上,每一句都有一字定音,讓人讀來也覺得心中坦蕩舒暢。該詩為應制詩,辭藻華麗,過于堆砌,沒有個人的真情實感,只是一味地歌功頌德,故并非成功之作。 開頭一句“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便可以看出,婉兒對“三會寺”的歷史了如指掌。“三會寺”原是一個高僧談論經書的地方,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洗滌,再加上所處的地理位置偏僻,如今已是無人問津了。但是這里還是有隋初時高僧惟勝法師刻下的碑文,在婉兒心目中,能見到云霧之中的白龍,定是賢臣。由此可見,婉兒身為一個朝臣,她還是忠奸分明的。 由傳說引出“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此句是婉兒在代替皇室家族而言,向眾人說明,此次的到來,只是為了考察。 接著一句“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便是全詩的經典。緬懷前人,敞開胸懷,一幅江山社稷圖,其風度可謂是氣宇軒昂。這也是婉兒跟隨武則天經歷太多風雨的沉淀。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是在描寫當時寺廟的景色。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最后來一個情感上的自我贊頌。 “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顯示皇家的寬容和胸襟,先直白,后抒情,這是宮文的一個標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