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總覽Hello,大家好,我相信很多人一定天天都在坐北京地鐵 但是大家都真的了解它們了嗎 第一條線路于1971年1月15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截至2019年12月,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運營線路達23條、總里程699.3公里、車站405座(包括換乘站62座)。 一號線北京地鐵1號線(英文:Beijing Subway Line 1),是中國建設的第一條城市地鐵線路,于1969年10月1日開始試運營,其標志色為紅色。 據2019年10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北京地鐵1號線自西向東經石景山區、經海淀區、西城區、東城區至朝陽區,呈一條直線行駛。該線西起蘋果園站,東至四惠東站。 北京地鐵1號線在運車型為:DKZ4G和SFMO4 二號線北京地鐵2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2)是中國第一條環形地鐵線路,于1984年9月20日開通運營,其標志色為藍色 北京地鐵2號線現役50列DKZ16型地鐵電動客車 曾用車型 (以下車型已全部退役) DK8型地鐵電動客車(401-413) DK9型地鐵電動客車(T1191-T1192、T1195-T1196) DK16型地鐵電動客車(T101-T104、T106-T118、T120-T122、T124-T128) DK16AG型地鐵電動客車(基于DK16改造而成)[18] DK19型地鐵電動客車(T1286) BD1型地鐵電動客車(T129-T132) BD11型地鐵電動客車(T305-T306) 300型地鐵電動客車(T302-T304) 東急-1000型地鐵電動客車 3號線建設中 4號線北京地鐵4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4),是北京開通的第九條線路,是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中一條貫穿市區南北的主干線,于2009年9月28日開通試運營全線(安河橋北站-公益西橋站),其標志色為青綠 北京地鐵4號線車輛采用北京地鐵SFM05型電動車組車型 5號線北京地鐵5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5),是北京開通的第五條線路,是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中首條貫穿城市中心、連接南北郊地區的快速軌道交通干線[1],于2007年10月7日開通試運營全線(東單站一北新橋站),其標志色為淡紫色[2]。 首條新車線路 北京地鐵5號線是中國國內第一條全部采用新車開通的線路。DKZ13采用全不銹鋼車體,新車比起正在運營的地鐵列車寬出100毫米,高出150毫米,每節列車是貫通的,站在車頭可以直望到車尾。荷載人數可達1440人。在車廂內,隨處都可以看到非常人性化的細節,比如很容易識別的安全標識、三向的扶手豎桿、橡膠防滑的車廂的地板等。車內的LCD顯示屏會顯示車輛運行信息和方向、停車站等功能。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展期間,乘客可通過顯示屏觀看比賽直播 6號線北京地鐵6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6),是中國北京市區第15條開通的線路,于2012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海淀五路居站至草房站)[1],于2014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草房站至潞城站)[2],于2018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西延伸段(海淀五路居站至金安橋站)[3],標志色為土黃色。截至2018年12月,北京地鐵6號線全長52.9千米,共設34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采用8節編組準B型列車 北京地鐵6號線通州北關站、通運門站、北運河西站使用了中庭式設計,首次在北京地鐵車站中引入了中庭的空間形式。其中,通運門站為實現快慢車運行模式而采用了雙島式站臺,成為了國內首個軌行區敞開的中庭式車站;而北運河西站直接設置在商業地塊內,利用上方步行廣場和綠地設置了天窗,為北京地鐵首個設置天窗的車站。通州北關站、通運門站、北運河西站專門進行了消防性能化設計。 7號線北京地鐵7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7),是中國北京市第十七條開通運營的地鐵線路,于2014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北京西站至焦化廠站),2019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營東延伸段(焦化廠站至環球度假區站)[1][2],標志色為淡黃色。 據2019年9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北京地鐵7號線呈東西走向,線路西起北京西站,途經西城區廣安門、東城區廣渠門、朝陽區歡樂谷景區等地,東至環球度假區站。 北京地鐵7號線列車由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生產,這是該公司首次獨立設計制造地鐵列車。型號為BD32,于2013年制造,列車外形與北京地鐵6號線列車相仿,列車為8節編組B型列車(6動2拖),初期配車數量35列、280輛,編號為07001-07035,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80千米,最大載客能力為2766人。采用外掛式移動車門。車廂內客室高度2110毫米。車輛內飾以灰色為主色調。 8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8),是北京地鐵分段運行的第二條線路,于2008年7月19日開通,標志色為深綠色。截至2019年9月,北京地鐵8號線全線長為45.6千米,共設35座車站,除了朱辛莊站、德茂站和瀛海為高架車站,其余全部為地下車站,采用6節編組B型列車 。 一期工程 2002年,奧林匹克公園站設計方案向全球公開征集,評委在55個設計方案中選出了3個優秀方案。規劃方決定采用北京地鐵8號線為一期規劃建設奧運支線。 北京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沒有車輛基地,采用北京地鐵10號線的DKZ15型列車,配置為4列。 北京地鐵8號線二期新列車為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SFM12型列車,該車輛外部被不銹鋼“本色”覆蓋,為B型車6節編組,初期配屬33列198輛車 北京地鐵9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9),是中國北京市境內一條已建成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于2011年12月31日開通運營,標志色為淡綠色[1]。 據2019年9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北京地鐵9號線呈南北走向,全長16.5千米,線路北起國家圖書館,途經白石橋南、白堆子、北京西站、豐臺東大街等地,北至郭公莊站 北京地鐵9號線使用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DKZ33型電力動車組,屬B型車6節編組,初期配屬24列(車號:09 001-09 024),2011年底使用14列。該車輛的車頭和車身貫有北京地鐵9號線標志色——草綠色彩帶的裝飾,除此之外列車整體外觀,是不銹鋼車體側面以及客車內飾與2010年制造的DKZ31、DKZ32(分別用于北京地鐵15號線和北京地鐵亦莊線相近 10號線北京地鐵10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10),是北京的第二條環形地鐵線路,為北京地鐵系統中客流量最大的線路,一期(巴溝站-國貿站-勁松站)于2008年7月19日開通,[1]代表色為天藍色。 線路走向 北京地鐵10號線起點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海淀區藍靛廠地區的巴溝站(曾用名萬柳站),穿過萬泉河路后沿巴溝路、海淀南路、知春路、土城北路向東,斜穿城市東北角的太陽宮地區后沿東三環路一直向南,在經過南三環分鐘寺橋后,沿龍爪樹路向南,再沿石榴莊路向西到豐臺區宋家莊;之后沿石榴莊路一直向西,經大紅門、玉泉營后沿看丹路向西,在豐臺區劉家村轉向北;過豐臺貨場、豐臺北路,至六里橋西站與9號線換乘,而后繼續向北至藍靛廠路站轉向西北,穿過北京西機務段后轉向東北沿西三環路向北,經蓮花池西路、復興路至永定河引水渠轉向西北沿藍靛廠南路繼續向北,經阜石路、玲瓏路、紫竹院路、遠大路 北京地鐵10號線列車采用了DKZ15列車(車號:W401-W443),在運行時比北京地鐵5號線更加平穩快速。北京地鐵10號線二期開通后,出現了翻版列車DKZ34(車號:10 044-10 116)。 北京地鐵11號線北京地鐵11號線被定位于東西向加密線,主要經過14號線及10號線南段中間的大片地鐵空白區,并聯絡麗澤商務區和北京西站兩大樞紐。 注:11號線未開通 北京地鐵12,17號線未開通,建設中。 北京地鐵13號線北京地鐵13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13),原稱北京城市輕軌鐵路,是中國北京市第三條建成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于2002年9月28日開通運營[1],標志色為藤黃色據2019年9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北京地鐵13號線呈環形走向,線路起點西直門,向北經學院南路、大鐘寺、知春路、清華園、五道口、上地至西二旗,然后轉向東,經八達嶺高速路、回龍觀、回龍觀東、建材城東路、立水橋、北苑,再向南,經望京開發區、太陽宮、和平里貨場、和平里煤場等地,后至東直門。 1999年12月12日,北京城市輕軌鐵路(北京地鐵13號線前身)破土動工 2019年6月,北京地鐵13號線A、B線拆分工程開工 2004年,新客車上線,北京地鐵13號線有2種車型上線運營:DKZ5(55組,車號:H401、H403-H456)、DKZ6(1組,車號:H402 2015年,北京地鐵13號線開始進行120萬千米廠修,原DKZ5/DKZ6車型改裝為DKZ5G型車,涂裝也被更改,由“藍貓“”改成了“骷髏貓“”,滾屏改為線路圖。直至2018年7月10日,最后一輛“藍貓”(H453)被送往大修廠改造。這個過程類似于八通線列車2018年末改造車頭,把“紅蛇”改成“狗頭蛇”,北京地鐵1號線“V車”(DKZ4G)改涂裝。北京地鐵13號線新車大部分車身都是藤黃色條紋,有兩輛骷髏貓是橙色條紋(H403和H407)。但在之后的里程檢修中,并不排除有重新將橙色條紋重新漆為藤黃色的可能。 14號線北京地鐵14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14),是中國北京市第16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由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于2013年5月5日開通[1],其標志色為淡粉色。 北京地鐵14號線是一條連接北京市東北端到西南端的反“L”形骨干線路,貫穿北京東部和南部,采取分段運營方式。線路西段由豐臺區張郭莊站至豐臺區西局站;線路東段由豐臺區北京南站,途徑東城區至朝陽區善各莊站。 車輛設施 北京地鐵14號線采用DKZ53型電動車組、SFM18型電動車組,考慮到5號線等線路開通不久客流即接近飽和的窘境,北京地鐵14號線在設計時原定使用8節編組的B型地鐵列車。但受制于北京南站預留的站臺空間,北京地鐵14號線全線不得不減少一節車廂,至多使用7節編組的B型車北京地鐵14號線在重新考慮編組后,最終決定使用6節編組的A型列車,是北京地鐵路網中首次使用A型列車[30],相比20米長、2.8米寬的B型車,每節A型車廂長近23米,寬3米,載客容量和乘坐舒適度較B型車方案有所提升[37]。 北京地鐵15號線北京地鐵15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15),是中國北京市第十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于2010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一期首通段(望京西站至后沙峪站),[1]于2011年12月31日開通運營一期東段(后沙峪站至俸伯站),[2]于2014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西段(望京西站至清華東路西口站),[3]并先后開通大屯路東站、望京東站,[4][5][6]標志色為紫 北京地鐵15號線使用由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DKZ31型電力動車組,屬B型車6輛編組,設計最高運營速度為100千米/小時 北京地鐵16號線北京地鐵16號線(Beijing Subway Line 16),是中國北京市第十八條建成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于2016年12月31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北段(北安河站至西苑站)[1],標志色為草綠色。 北京地鐵16號線采用8節編組A型列車DKZ93和SFM40,其中DKZ93的35組(280輛)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制造[26],SFM40的29組(232輛)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該列車采用不銹鋼車體,最高運行時速每小時80千米[26],動拖比為6動2拖。 昌平線北京地鐵昌平線(Beijing Subway CHANGPING Line),又名“北京地鐵27號線”,是中國北京市第十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于2010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西二旗站至南邵站),[1]于2015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南邵站至昌平西山口站),[2]標志色為嫩粉色。 八通線北京地鐵八通線(Beijing Subway Ba Tong Line),是中國北京市第四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于2001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1]于2003年12月27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四惠站至土橋站),[2][3]于2019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南延工程一期(土橋站至花莊站),[4]標志色為紅色。 房山線燕房線機場線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是一條連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與東直門交通樞紐的軌道客運專線,于2008年7月19日開通,代表色是銀灰色,總投資為62.23億元[1]。 北京地鐵S1線又稱北京磁浮線,是北京首條中低速磁浮線路,中國第二條中低速磁懸浮,于2017年12月30日開通,代表色是棕色。 西郊線有軌電車 市郊S2,副中心,S5北京地鐵那么多 千萬不要它們搞混了 謝謝大家的支持 最后別忘了點贊關注轉發收藏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