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馬上到了,內心與外在都在焦慮了! ![]() 網絡的普及,催生了“永遠在線”的職場文化,被需要的渴望; 人在純粹無事可做的獨處中,是很容易感到不舒服的,是深刻的存在主義絕望; 還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停止忙碌之后倍感焦慮。 我們總是忍不住想取悅別人的討好者,關注每時每刻的信息。 越來越多的人正把工作當做情感寄托,他們不尋找生活伴侶, 或者不投入太多精力在家庭中。 情感癱瘓,在人際間解讀情緒的能力急劇下降,不能覺察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需求, 甚至也很容易誤讀他人的情緒,與他人產生誤會與摩擦, 這些是情緒無能者。 連續處于忙碌狀態的人,他們的大腦認知功能可能會下降, 即他們在語言、邏輯、記憶與思維方式上都比之前有明顯的下降; 不被忙碌所困的人,前后的區別遠沒有這么明顯; 確實地說,過度忙碌還會讓人變笨。 每當人們從一個狀態轉換到另一個狀態時,他們的注意力都仍有一部分被“殘留”在了上個狀態中。 每一次轉換狀態,都是有成本的,是對一個人認知資源與注意力的消耗。 這是為什么人們很容易“忙中出錯”、“急于求成””,最后“得不償失“的原因。 忙碌只不過是暫時緩解了焦慮感,但它可能帶來更多長期的后果。 過度忙碌可能使人情感癱瘓,最終導致的人際關系的失和,甚至徹底破裂等等。 如果你是不忙碌就焦慮的人,是時候讓自己反思一段時間了。 想一想,你缺的到底是什么,你工作最終渴望的生活目標是什么? 不要畏難,選擇自己最薄弱的方面做做練習、成長提升。 忙的正面意義只存在于當它真的能把你引向更好的生活時。 而什么是好生活,對每個人來說的定義都是很個人的。 有人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包括所有會因為你看起來不夠忙批判你的人? 你要自己回答好這個問題,然后才能找到真正適合你的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放松你的焦慮!周密思考后的決定,會減少你的焦慮,減少失誤的概率。 你還等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