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詩詞 每周一至周五晚7:50 長治電視臺都市頻道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注釋譯文 《池上》,作者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生于官宦、詩書世家。他在家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養成了勤于思考、好讀詩書的習慣,五、六歲便學作詩,他的詩歌語言追求淺易明暢。公元835年,白居易在東都洛陽任太子的老師。一日出游,來到香山寺的白蓮池邊,看到小娃撐船偷采白蓮,隨口吟出了《池上》。 這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但好比一組鏡頭,記錄下一幅小娃撐船偷采白蓮的畫面。夏天到了,白蓮池里景色迷人。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就像一把把大傘撐在水中。潔白的荷花猶如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完全盛開,還有的已經凋謝,露出了一個個綠色的小蓮蓬。忽然,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頭上扎著兩個發髻,身穿紅衣褲,蹦蹦跳跳地從家中出來。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東看看西瞧瞧,發現沒有人,就高興地跳上一條小船,解開繩子,拿起船槳,劃向池塘的深處。小孩子一邊欣賞美麗的荷花,一邊摘了幾個蓮蓬,品嘗著甘甜的蓮子,高興之余,感到此地不宜久留,還是溜之大吉為妙,于是趕緊將船劃向岸邊,一溜煙兒跑回了家。他還以為自己隱藏的很巧妙呢,哪里知道小船沖開浮萍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痕跡? 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孩子描寫得非常天真可愛。整首詩人物活潑、畫面鮮明、淺顯易懂,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令人讀后忍俊不禁。 作為唐代婦孺皆知的詩人、文學家、改革家,白居易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將詩歌的領域無限拓寬,詩材無所不有,詩趣雅俗共賞,影響深遠。 本期嘉賓:東關小學 老師:常文麗 學生:關孜萌 編輯:李慧芳 監制:史艷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