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一點感悟(散文) ――季語秦 日月交替,滄海桑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到中年,就逐步明白了一些道理,懂得了一些為人處世的法則。歲月雖然染白了兩鬢,也在臉上勾勒出一道一道的蹉跎,但她同時也為你打開了一扇一扇的心扉,讓整個人敞亮 起來。 (1)精明強勢,或許路越走越窄 人生在世,性格各異,率性而為,不失為一種放羈,在放羈中,就凸現了人性的差異。 有些人對生活看似懵懵懂懂,大大咧咧,吃虧占便宜,一笑而過,且為人隨和,善于交心,常以綿薄之力樂于助人者,往往在平平淡淡中,不知不覺的,身邊就多了友人,多了知己。 有些人工于心計,看似聰明,斤斤計較于個人得失,算盤撥的邦邦響,總怕別人占到便宜,即使計算的結果是正確的,可做法是令對方寒心的,久而久之,你也就失去了人心。人是有感情的,或許有些人不懂得高深莫測的計算或算計,但只要記得,以一個平常之心善待別人就足了。 以前,有個同事,是部門經理,西安交大畢業,理工類,人很是聰明,經天緯地,無所不通,無所不曉,和他聊天,天文地理,文史政治,新聞娛樂,建筑化工,醫學物理,好像都很精通,口才滔滔,你只有聽的份,根本插不上話,也摸不出他的專業是什么?崇拜與驚訝之余,總是感嘆著別人的博學和自己的渺小。 可多年以后,這些平凡的人,淡定低調的人,反倒成了摯友,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互幫互助,雖然看似愚鈍,可向著成功和幸福,一步一步慢慢的,總是在邁進。而部門經理卻因缺乏群眾基礎,強勢而精明,甚或引入高等數學的理論在算計著,人與人之間那三塊五塊的利益得失,沒有人在他那里得到過半點恩惠或便宜。最終落得了一個孤家寡人。 這就是說簡單的事情要簡單處理,不可復雜化,仔細想想,大智若愚難得糊涂,或許說的就是這個意境。 經營一個家庭,其實就是在經營一段感情,包括親情和愛情在內。其實,人活著就圖個開心,特別對于老人來說,他們要的或許不是你的腰纏萬貫,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要的是噓寒問暖的溫存,要的是兒孫繞膝的天倫。 一個家庭里,沒有血緣遺傳的長輩和晚輩,關系是很難處的,比如婆媳關系,繼子父關系等,大家如果整天都板著個臉,不說話,長輩要晚輩的尊敬與孝順,晚輩要長輩的關心與幫助,可你不曾想想,畢竟你沒有生她養他,畢竟他也不是你的親生父母,憑什么要求對方像親兒親女一樣順從你,憑什么要求對方也像親父親母一樣對你知冷知熱。 靠緣分,陌生人的加入,聚成了一家人,唧唧我我,剛開始的一段日子里,其實都是看在那個紐帶關系人的面子上,多少得有點哄的意思,只要大家開開心心過得去就行。隨著天長日久的接觸,慢慢的共同經過一些痛苦與喜悅,逐漸才有了親情,那種親情像友情一樣,但要遠遠高于友情。在這個漫長的歷練過程中,那就要求雙方都不可強勢而為,一味索求,都要放低姿態,常換位思考,向善而行。萬萬不可高高在上,倚老賣老,一副功高德重的樣子;更不可任性矯情,怨天憂地,指桑罵槐,落下千古不孝的罵名。 拿《鄉村愛情》里宋曉峰的的話說:“把頭低下生活吧!成熟的麥穗,腦袋是耷拉的”。它不是一句玩笑,他包含著人性與處事的哲學。 所以,辯證的講,萬事不可強勢而為。 (2)秉持善良,隨遇而安,該認命時就得認命 人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特別是經歷一甲子輪回之人,人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什么事都經過,什么事都看的透,想的明。我也是在接近不惑之年,才真正明白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道理。也才意識到年輕時,曾經的不羈與無知,不管你的心有多高,理想是多么偉大,雖然叱咤風云的經歷過,苦苦的追求過,該得到的你終歸會得到,得不到的你依然得不到。 同學里,上學時,一切好像都不如你的人,只要善善良良,平平凡凡的,一如既往地走在自己不起眼的人生軌跡上,哪怕一個環衛工,一個教師,一個賣菜做豆腐的,一個農民,只要秉承善良之心,踏踏實實工作,勤勤懇懇生活,老老實實做人,多年以后,同樣也會風生水起,兒孫繞膝,小有存款,幸福著自己的幸福,快樂著自己的快樂。讓人好不艷羨。 相比之下,有些所謂聰明的人,懷著遠大的夢想,奔赴遠方,幾經打拼,或許功成名就,光宗又耀祖,或許,像一只折翼的飛鳥,跌落在地。 可是,生活畢竟不會把你逼上絕路,雖然因折翼不再翱翔,但隨遇而安,會讓你發現,其實食物都是在地上的,起碼不至于把你餓死。你依然可以堅強的活著,可以傳宗接代,可以哺育幼子。只是自己清楚的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只折翼的小鳥,不可以再去翱翔,只要活著,依然有很多的事情,要等著自己去做。 所以,隨遇而安,該認命時就得認命,這與才智無關,好像也是一種別樣的生活態度。 不然,你又能怎么樣呢? (3)放下該放下的,一味地固執堅持,或許會讓你錯上加錯。 一個鄰居,是金婚,兒女不在身邊,古稀之年,形影不離,一塊上街,一塊散步,一塊跳廣場舞,一塊做飯看電視,生活中,永遠是一個細心的講,一個認真的聽,哪怕是累了,低著頭,打著瞌睡,哈喇子掉落一胸襟,依然是對坐著,攙扶著,傾聽著,陪伴著。最后老頭因老年癡呆而徹底傻了,風燭殘年的老伴,精心的照顧著老頭,相伴而活。 那是一個三九天的雪夜,老頭終于撒手人寰,老伴痛不欲生,但一滴淚沒流,她神情木訥地堅信,老頭脫離苦海,享福去了!兒女們料理完喪事,要帶走老太太去城里,離開傷心之地,忘記這些悲慟,可老太太堅持不去,執意要留在老屋。 看著老屋里熟悉的一切,和老頭一輩子的生活,都濃縮在屋里的壇壇罐罐上,舉手投足間,老太太日思夜想著一起過了大半輩子的老頭,憂傷脾,思傷心,情郁于中,不出一月,老太太就病倒離世,急匆匆從外地長途奔喪的小兒子,也在高速上出了令人心痛的車禍。 如果老太太放下該放下的,不要固執的堅持不該堅持的,悲劇或許不會發生! “秦淮八艷”之一的陳圓圓,閱男無數,一點朱唇萬人嘗,一雙玉臂千人枕,紅顏多薄命,她一生中關鍵的六個男人,一個勝似一個,從冒辟疆、田弘、劉宗敏、吳三桂,崇禎、李自成,復到吳三桂,無論愛與不愛,恨與不恨,愛情的大幕落下又拉上,拉上又落下,可到底有幾次是自己左右自己的命運呢!恐怕一次也沒有。要說真正自己做主的,也就是人老珠黃后,以民族大義之名皈依佛門,從此落盡豪華,當最終知道反清無望,丈夫被殺的消息后,毅然決然跳蓮花池而死,也算為忠貞而亡。 縱觀陳圓圓一生,及其歷史上響當當的六個男人,哪個又不是放下該放下的,以求生存,以求再起呢?可要說固執的堅持,也就只能算作冒辟疆那幾近變態的迷戀,他可以跪在地上舔著已做人婦的陳圓圓的腳趾,他夢里渴求著被陳圓圓手刃的驕傲,就是死在陳圓圓的刀下,做鬼也要在人前炫耀。 所以說,該放下的,就得放下,一味地固執堅持,或許會讓你錯上加錯,最起碼,也是一無所得,勞民傷財,到頭來一場空,或許還有更糟糕的結局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4)相互理解,經常溝通,是融洽與增進感情的有效途徑。 現實中,不管是朋友,還是夫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可獨斷,不可霸權,大事小事要商量著來,你懂得關心我的溫飽,我理解你的心情和所需,什么困難都是商量探討后,共同決定,共同面對,夫妻合心,其利斷金。那即使沒有了激情的中老年婚姻,也會永葆鮮亮。倘若一天活在抱怨中,各顧各的生活,夫妻之間總是覺得別人的老公好,有出息,別人的老婆漂亮,又賢惠。別人誰誰誰掙到多少錢,別人的小孩考了第一,上了名牌學校。從而怨天尤人,逐漸懶得互不說話,更談不上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甚至分床而居,繼而互不往來。 那漸行漸遠的關系,勢必催生著婚姻解體,只不過是指日而待罷了。 因此,無論生活壓力有多大,無論你們有多忙,抽出一點時間,談談心,聊聊天,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不僅僅夫妻之間是這樣,父母之間,朋友之間亦是這樣,不信,你試試,就知道了! 2020.0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