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條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抑郁和焦慮情緒,正確認識抑郁癥和焦慮癥。 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類以情感(情緒)障礙為突出表現的精神障礙。可有不同的發作形式,如單次發作、反復發作、持續發作等。可有躁狂與抑郁交替發作、混合發作等。 抑郁癥的核心癥狀 抑郁心境:痛苦、悲傷、沮喪、絕望;自我評價過低;部分病例心境變化,晨重夕輕。興趣和愉快感缺失:喪失或缺乏愉快的體驗,對既往感興趣的活動也缺乏興趣。睡眠障礙:幾乎見于所有的患者,可出現各種形式睡眠障礙,如早醒,這是抑郁癥的生物學特征之一,少數睡眠過多,但不解乏。常伴有軀體癥狀:食欲下降,胃腸功能紊亂、體重下降、慢性疼痛、植物神經癥狀、性功能障礙。 抑郁癥嚴重時可有精神病性癥狀。如,幻覺:常是責怪、貶低自己的幻聽。妄想:以自罪、虛無、被害妄想為主。甚至呈木僵狀態。 抑郁癥最危險的后果——自殺 全球每年有1千萬~2千萬的患者有自殺企圖,其中有70%的人有抑郁癥,甚至有擴大性自殺,須高度關注給予心理支持、監護、控制焦慮、沖動。 提示抑郁癥的外部表現和行為 遲鈍性抑郁——抑郁面容、頻繁嘆氣;激越性抑郁——焦慮、抑郁表情兼有;衣著打扮陳舊;動作姿勢簡單;言語減少,音調低沉,重者堿默少語;消極的言行(寫遺書、安排后事、準備工具、積攢藥物等)。 什么是焦慮癥 狹義的焦慮障礙是指驚恐發作(間歇發作性焦慮)。廣泛性焦慮障礙是指混合性焦慮和抑郁障礙。廣義的焦慮障礙還包括恐怖癥、強迫癥。 驚恐發作 驚恐發作:急性發作,莫名驚恐,隨即緩解。常有瀕死感、受控感、大難臨頭、緊張不安,伴自主神經紊亂,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無力,常自行求救,但急診檢查沒有身體問題, 常在發作20-30分鐘漸漸自行緩解。 預期焦慮:心有余悸,擔心再發。 回避行為:回避特殊場合(誘發場合)。 廣泛性焦慮障礙 常有誘發因素,泛化且持續的焦慮,不一定有特定的外部環境。主要癥狀包括,恐慌:過分擔心未來,提心吊膽,忐忑不安、注意困難;緊張,坐臥不寧,緊張性頭痛,顫抖,無法放松;植物神經功能亢進: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腹部不適等。病程不定,但趨于波動并成為慢性。 抑郁癥與焦慮癥的治療 抑郁癥是可治療的,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療中應遵循“個體化”和綜合治療、長期治療原則,嚴重者需住院治療(自愿住院為主),有自傷/自殺行為或危險的,必要時由監護人決定“非自愿住院”。 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 抑郁癥的藥物治療:遵循足量足程的原則,2-4周起效,4周無效考慮換藥,維持治療時間4-6個月,復發患者維持治療1年,多次復發需要較長時間的服藥,需定期復診,尊醫囑服藥,做相應的監測。注意藥品必要時由監護人保管。 抑郁癥的心理治療:不同程度的抑郁癥有不同的心理治療方式,治療方式包括個別治療、集體治療,要去除致病因素,給予社會支持。 抑郁癥的物理治療:光療、經顱磁刺激、MECT治療——嚴重的抑郁,自殺傾向明顯者;伴有幻覺、妄想者;木僵、拒食者。 焦慮癥的治療與抑郁癥的治療原則類似,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物理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