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特殊時期,少出門是最好的選擇 但宅在家里,又未免太過無聊? 小編特意整理了三十多部豆瓣高分文博紀錄片 不出門的日子,一起來享用精神食糧吧! 01《河西走廊》 (2015) 9.6分 十集的影片將河西走廊從漢至今的歷史串聯(lián)起來,中規(guī)中矩的主題內(nèi)容緣何有著如此之高的口碑? 場景的選擇與再現(xiàn),好演員帶觀眾身臨其境,畫面之美、解說之美加上動聽的背景音樂,難怪它會在一眾紀錄片中脫穎而出。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影片歌單: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ByhV7k (強烈建議收藏) 相關(guān)閱讀: 豆瓣高分9.5,這部歷時3年打造的國產(chǎn)紀錄片,吊打99%所謂的歷史劇 02《玄奘之路》 (2011) 9.5分 金鐵木導(dǎo)演的紀錄片口碑一直不賴,而此片尤為如此。 玄奘法師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12集的影片中,將玄奘歷經(jīng)艱險西行交流佛法,取經(jīng)回國的真實故事,在一幕幕的再現(xiàn)與還原中帶給觀眾震撼。 雖然部分解說或許有強行拔高之嫌,但是整部紀錄片而言依然是良心之作。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相關(guān)閱讀: 上映八年仍口碑爆表,豆瓣9.5分,這才是真實的唐僧! 03《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二季》 (2018) 9.5分 從第一季播出以來,短小精悍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可謂是深受觀眾喜愛,“一集五分鐘,越看越上頭”。 讓人欣慰的是,第二季的口碑一如既往的好,豆瓣評分還稍微超過了第一季。 “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04《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 (2018) 9.4分 第一季看完都快兩年了,從第一集的“人頭壺”到最后一集的“虎符”都在說想你!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相關(guān)閱讀: 《如果國寶會說話》今夜來襲,第一季文物勁爆劇透! 05《我在故宮修文物》 (2016) 9.4分 這部紀錄片可謂是當年的年度熱片,王津老師一度成為許多人的“男神”,故宮對于大眾的吸引力又一次升高。 聽說,受到紀錄片的影響,第二年的故宮志愿者招募時,報名人數(shù)都明顯增加。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06《絲綢之路》 (1980) 9.4分 這部紀錄片相比之前的幾部,有些冷門,而同名(近名)的紀錄片又隨著時代潮流層出不窮。 這部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中日聯(lián)合拍攝制作的作品。從壯麗景觀到歷險故事、絲路文化藝術(shù),30集的內(nèi)容中雖然不能包羅全部,卻能展示出西域的魅力。 由于拍攝和制作年代較早,所以大陸版畫面清晰度有限,影片的解說、字幕等內(nèi)容帶有獨特的年代氣息。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07《故宮100》 (2012) 9.3分 100集紀錄片,每集5分鐘,100個主題淺嘗輒止,作為相對獨立的主題,各集之間的水平可能也有高低,但這種盡可能全面的介紹,也不失為了解故宮的一種方式。 對建筑的拍攝與講解在許多觀眾看來都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08《新絲綢之路》 (2005) 9.2分 這部絲綢之路是繼70年代末中日合作拍攝制作之后的又一次合作. 十集影片對應(yīng)十個重要的絲綢之路城市,中日攝制組不同的角度使得觀眾對“絲綢之路”的感受也更為多樣。 不得不說NHK的紀錄片質(zhì)量的確高。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09《文藝復(fù)興解鎖》 (2016) 9.2分 如果對文藝復(fù)興的藝術(shù)感興趣,不妨嘗試一下BBC這部紀錄片。 這位主講人的風趣敘述(考聽力的時候到了),全新的角度和不太知名的作品,補課娛樂兩不誤的選擇。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10《奇趣美術(shù)館 第一季》 (2018) 9.1分 搞笑的表演和吐槽中,不知不覺就了解了作品和畫家的有關(guān)信息,大概很少能找到如此有趣的藝術(shù)“番劇”。 充滿創(chuàng)新,笑到肚痛,不如一次把兩季都補完吧。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第一季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第二季 相關(guān)閱讀: 豆瓣9.4,這部紀錄片讓人笑破肚皮! 還記得令人笑破肚皮的紀錄片《奇趣美術(shù)館》嗎?第二季來了! 11《世界名畫:華麗的大師》 (2009) 9.1分 對于世界名畫知之較少又有幾分興趣的人來說,這部日本拍攝的有些許 “傳記向”的紀錄片是不錯的選擇。 美術(shù)的門外漢,它也能帶你入門。 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央視從日本引進之后的翻譯的解說詞可能會有些不自然的地方。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12《古希臘的瑰寶》 9.1分 這部BBC紀錄片的解說小哥哥超帥(誤)。 三集3小時的影片內(nèi)容豐富,略有深度,純小白或許會有些吃力,建議二刷+記筆記。 似乎,刺客信條的玩家看過都很喜歡。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13《文明》(2018) 9.1分 BBC剛出此片的時候關(guān)注度就比較高。 全片9集,每集時長為 1 小時左右,涉及了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shù)品。讓觀眾在家中也能跟著知名學者體會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 影片中解讀的內(nèi)容本就見仁見智,友情提醒,觀看時最好關(guān)閉彈幕食用。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14《貝聿銘的光影傳奇 伊斯蘭博物館》 (2009) 9.1分 全片84分鐘一氣呵成,看一遍大致就是在家看個老電影的功夫。 關(guān)于貝聿銘先生所設(shè)計的建筑,蘇州博物館早已被人熟知,而建造于中東的伊斯蘭博物館卻少有耳聞。 影片中大量對貝聿銘先生的采訪,使得普通人對建筑、藝術(shù)與文化的融合也能有所感悟。 建筑迷不要錯過。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15《帝陵》(2015) 9.1分 已出品的11集講述的是西漢帝陵,當年項目構(gòu)想中后續(xù)拍攝唐陵的內(nèi)容似乎也再未成形。 央視當年出品的高分之作,在B站多刷之后,如今看到B站需要大會員觀看,不免有些難過。這么好的紀錄片希望大家都可以刷呀(指路央視爸爸)。 11座帝陵串聯(lián),集泥塑動畫、壁畫動畫、地圖動畫、3D動畫和實景拍攝為一體,即使有一些瑕疵依然是同類紀錄片中富有創(chuàng)意和吸引力的作品。 不過限于時長,很多也都是泛泛介紹而無法深入,更適合有興趣但了解不深的愛好者。 這部紀錄片的背景音樂和主題曲也是絕對的值得收藏。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觀看紀錄片 16《故宮》(2005) 9.1分 這部央視出品的《故宮》從故宮的建筑藝術(shù)、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皇宮到博物院之歷史沿革等方面分12集進行展示。 影片節(jié)奏舒緩卻干貨不少,可能是它在各個故宮主題的紀錄片深受喜愛的原因之一。 解說的知識點還是比較豐富,只是部分的煽情和愛國教育受到了一些觀眾的吐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