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碧讀好書指南作者:子栗 前段時間,“董卿的點評”上了熱搜。在《主持人大賽》中,董卿被邀請做點評嘉賓。 董卿的點評,看似溫柔卻又一針見血,展示了豐富的知識和內涵,獲得了選手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在點評選手孫鵬飛時,先委婉的指出了孫鵬飛的不足,又接著跟上:“一篇主持稿,就是一篇小文章。文章文章,立意最重要!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后面兩句出自于《文心雕龍》,對于很多人來說相當生僻的話,她卻運用得如此流利自如。 在之前的《中國詩詞大會》中,面對選手閻勇,董卿由感而發,引用葉賽寧的詩《我記得》:“當時我是何等的溫柔,我把花瓣撒落到你的發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即便是異鄉詩詞,董卿也能信口拈來,銜接得恰到好處,全場掌聲雷動。 正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溫文爾雅的談吐,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和努力。董卿是怎么堅持做到這些的? 一段《環球人物》對董卿的采訪揭示了答案。在采訪中,董卿談到自己的閱讀,每天會在睡覺前看一個小時的書,這幾乎是雷打不動的。 大多數人,每天堅持半個小時讀書都很困難,對于工作十分忙碌的董卿,是如何做到的呢? 董卿接著說:“我這個好像無所謂堅持不堅持,就是你習慣了。我的臥室里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電子產品,這是我的一個習慣,就自然而然地、安安靜靜地看書,然后接著就可以睡覺了。” 人們夸贊董卿氣質好的背后,是她二十年堅持積累的結果:每天睡前結束工作,內心真正平靜,便是屬于她自己的閱讀時間。 努力,似乎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和吃苦、累、刻苦這樣的字眼脫不開聯系。但是在董卿身上,看不見太多的痛苦和辛勞,只是享受和熱愛。 需要堅持和努力的事情,大多都會半途而廢。繁忙的事務、焦慮的情緒、事業的打擊,有太多的借口可以選擇放棄。扛得住一時容易,但是不可能撐得了一世。 真正的努力,是源于骨子里的熱愛。 如果說有人為了自己的熱愛,可以窮盡一生之力去追求,那么電影《徒手攀巖》的主人公Alex,則是直接把自己的生命押在熱愛上。 2017年6月,Alex徒手登頂了900米高的酋長巖,用時3小時56分鐘,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徒手攀巖記錄。 他做的這一切,究竟有多偉大? 徒手攀巖沒有任何輔助和保護,這項極限運動,死亡率超過50%。而酋長巖,被公認為攀登難度最高的巖壁之一,幾乎垂直于地面,表面接近光滑,只有巖石上的微小隆起和粗糙面可以作為支撐,向上攀爬。 Alex選擇的路線,全長約914米,共33段,包含有多個“死亡路段”。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微小的失誤,付出的就將是生命的代價。他的攀巖登頂,無疑是一個奇跡。 他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奇跡的背后,是常人無法理解的瘋狂和熱愛。如果非要在攀巖和生命選擇其中之一的話,Alex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如果我有某種盡可能活下去的義務,那我應該放棄徒手攀巖,但我感覺沒有。如果我不去攀巖,那是生命中熱愛的事業破滅了。” 心中摯愛的事業,帶給他的是變態般的自律和努力。 11歲,攀巖對他已經如吃飯睡覺,非做不可,每周訓練6天,每天3個小時。愈發粗壯的手指就是他努力的證明。 19歲Alex從加州伯克利大學退學,把家里的卡車改成自己的房車,奔波于各地巖壁不斷挑戰,開始了自己的攀巖人生。 至于生活習慣,從大學退學決定攀巖那一刻起,就基本沒變過,看書、鍛煉、做攀巖筆記、尋找合適的攀登地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么在攀巖,要么就在去攀巖的路上。 從2007年開始,十年的準備,無數個戰術筆記本,900米的攀登路線,每一步的動作和要點,Alex倒背如流。 “你自己心里知道,那件事,你一定會做。” 熱愛者的生活里,很少看到“努力”、“堅持”、“自律”,他們做的,只是將自己的生命,傾注在熱愛的事情上。 即使是在征服酋長巖后,Alex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激動,下午又回到了往常的生活節奏,繼續去做懸掛訓練。對于他來說,攀巖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勵。 在試鏡的過程中,他曾經失手過幾次,也有挑戰失敗的記錄,若不是當時有保護設施,已經葬身懸崖。但恐懼和失敗嚇不退他,酋長巖是畢生的理想,遺愿的清單,只要他活著,滿腦子里想的都是酋長巖。 電影里Alex有句話:“人總要死,人們會因為這樣那樣而死,我為何不可因此而死?”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高山,是滿懷激情的挑戰者無法抗拒的召喚,哪怕是壁立千仞,哪怕是命懸一線,都阻擋不住前進的步伐。用登山運動者的話來說:山就在那里。其中的艱辛和痛苦,也似乎有了一股幸福的味道。 電影《飛馳人生》里張弛的最后一句話,是對為熱愛奉獻的一生精確總結:“我的絕招只有兩個字,奉獻!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 奉獻,張弛背下了巴音布魯克賽道的1462道彎;Alex記下了攀巖900米路上的每一處落腳點。 奉獻給熱愛的生命,才能書寫最好的傳奇故事。 生命一定要有所熱愛,才能為人生注入新的可能。 餃子20歲時,考入華西醫科大學,進入名校后餃子并沒有覺得快樂。 為什么?原來動畫才是餃子真正的熱愛,這份激情,從未褪去一直在他心里燃燒了三年。 低谷漫長無期,熱愛可以與其為敵。 大三的時候,看到身邊有同學轉行,餃子按捺不住了,余生難道不該追隨最熱愛的事情嗎? 三毛說:“當你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你就不配擁有幸福,也永遠不會得到幸福。” 經過縝密的思考,餃子下定決心:放棄醫學,自學動畫設計,入行計算機動畫。 畢業后,餃子在一家動畫公司找到了工作,一年后,餃子辭職閉關,打磨作品,靠著母親1000塊錢的養老金,和母親相依為命。 ![]() 餃子認定:“做出自己喜歡的作品,比在一家小公司做不喜歡的廣告更重要。” 離職后不僅生活極度拮據,餃子在親朋好友的眼中也淪為名副其實的“啃老族”,流言、嘲諷、謾罵,一并向餃子壓過來。 最難的時候,他自己也發文自嘲: “名牌醫科大學畢業轉行來搞動畫,正經的工作辭職不干,一個人餓著肚子做短片,這人是不是有病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所以我常說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嘛,一下就被看穿了,我真的有病耶!” 對一事一物的熱愛,能在一個人落魄時拯救他。 終于在2008年,餃子導演的首部作品《打,打個大西瓜》問世,豆瓣高分8.7,斬獲30余個獎項。 ![]() 制作《哪吒》時,沒有足夠的資金,餃子就厚著臉皮去申請;大公司不愿意承包,餃子就把特效分包給了20多個小團隊。 特效不過關,一幀鏡頭,也要修改,不怕和團隊撕破臉。實在不滿意,餃子還要自己來:“在國外,導演還要親自做特效,這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眼看趕不上上映了,餃子帶著團隊瘋趕進度,工作別說是996,基本都是007,就連春節也只放了三天假,這樣熬了半年多,《哪吒》才能如期上映。成功引爆暑期檔。 上映當日票房超2億元,上映10日票房破20億元,最終票房破50億,位列中國影史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前段時間《哪吒》還被“官宣”將代表中國內陸參選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 導演餃子也因這部電影,一戰成名,躋身一線導演圈。 人生若落到黑暗的谷底,而熱愛,正是那一束光,照亮走出低谷的路。 ![]() 生命從來不是一張干巴巴的答卷,喬布斯曾說:“你要追尋生命的所愛……如果沒有找到,繼續尋找,不要停下來。” 熱愛可抵歲月長,愿你能找到一生所愛,治愈生活中所有經歷的苦。 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原創美文、好書好課、新書資訊等,伴你成長。 —《END》— |
|
來自: 輕風的起點 > 《終身學習:當讀書本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