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當你80歲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他,已在舞臺上活躍了50多年:24歲開始當話劇演員,44歲才開始學習英語,年近五旬開始嘗試啞劇,成為了一名“老北漂'。耳順之年開演“活雕塑”,70歲,進入健身館,開始鍛煉肌肉。80歲登上國際T臺走秀,火爆全場。 謝幕時,他光著膀子領著一隊模特上T臺,白發蒼髯卻胸肌赫然,贏得了“老鮮肉”“最帥大爺”等稱號。 為了今天,他足足準備了60年! 他叫:王德順 ▼ 24歲,他是不說臺詞的話劇演員 1926年,王德順出生在遼寧沈陽,24歲,他成為了長春話劇院的一名演員,1970年,在沈陽軍區話劇團當了10年話劇演員的王德順,復員后被分配到了長春話劇院。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在舞臺上,有些情節只用動作表演,省略語言,觀眾仍然能看明白。于是在接下來的演出中,他經常做出讓同事感到奇怪的行為-刪掉臺詞。于是,他開始學習啞劇! 為了演戲,他44歲學習英語 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有學英文的氛圍,44歲的王德順也開始學習英語,他跟著錄音機學。從44歲開始,學了10年,他說:演《功夫之王》的時候,整個劇組都是說英文的,所以我也只能用英文跟他們交流。 我準備了很長時間的臺詞,沒想到導演遞過來一張紙條,說“那個臺詞全不要了,你照著這個說。”我一看還好,紙條上的這些英文我還認識。 話劇是他的事業,但卻從未止步! 49歲,他成為了一名“老北漂” 1985年,49歲的王德順和妻子放棄了寬敞的房子、安穩的工作、各種保險和退休保障,帶著17歲的女兒和11歲的兒子來到北京,成為最早的“北漂”一族。
在北京,一家四口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他們寄居在親戚家中,當親戚家中來人時,他們就得搬走。有一次德國大使館要審查他們節目,親戚家中又正好來人了,無奈之下,他只好帶著全家住在了路邊的天橋下。第二天起來,再繼續去參加節目審查!
提起那一幕,王德順的眼眶潮濕了,這位鋼鐵般堅強的老人眼中滿是柔情和歉意。當晚的演出非常成功,王德順被正式邀請參加在科隆舉行的第十二屆國際啞劇節。 那是中國啞劇首次登上國際啞劇舞臺。 這一年,他50歲。 50歲,他重新走進了健身房 50歲時,為了演啞劇,張德順第一次走進了健身房,之后為了創作“活雕塑”,他每天的健身時間達到了4個小時以上。 他說:當你的身上畫上了青銅顏色之后,往那一站,得給人家感覺那就是一個塑像,而不能讓人感覺那是一身肉,所以要把身上所有的肥肉都練掉,把身上的肌肉全部練起來。身體速度耐力姿態讓年輕人折服。 對于健身,他整整堅持了30年! 57歲,他創造了“活雕塑” 57歲,他重新走上了舞臺! 因為一場雕塑藝術展,他發覺了自己的身體可以被雕塑,于是他帶著雕塑藝術在巡演的舞臺上沖破語言的障礙,用沉默表達感情,配合雕塑,配合自己,同樣也在配合著夢想,當他再次走上大舞臺的時候創造了世界上唯一的藝術形式“活雕塑”。 用身體的雕塑感,來傳達內心深處的力量。 70歲,他成為了一名業余的優秀演員 為了當好一名演員,王德順開始學騎馬、騎摩托車,他說,作為一個演員技能越多越好。他用一個演員的修養去嚴格要求自己,不會就學,不懂就問,沒有什么可以阻擋自己前進的步伐。 隨后他又開始走進健身房有意識練腹肌,接受并欣賞身體重塑帶來的快感。用大銀幕上的精湛演技和健美的身體向我們展示出一個古稀演員的獨特美感。 這一年,他70歲,一直在路上。 79歲,他在國際T臺大放光芒 走T臺跟我沒有一點關系,我是做活“雕塑”的。張德順說,一次偶然的機會,設計師在我女兒的手機上看到了我的照片,說這老頭很精神。于是,設計師給王德順穿上了一身東北大棉襖。沒想到卻用了三十秒火了起來。 當眾人都折服他在時裝周T臺上的表演時,殊不知他為了這一刻準備了60年,才能以如此完美的姿態出現在舞臺上。每一寸肌肉的強壯里都充滿著堅持和汗水,每一步的步伐里走出的都是對人生的不斷追求。 這就是他:王德順 ▼ 演了10年話劇,演了30年啞劇,又演了10年的活“活雕塑”,這是他奮斗的歷程。藝術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勵志史。 他說,該炫自己的時候,千萬不要對自己手軟,沒有誰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 人的潛能是可以挖掘的,當你說太晚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它可能是你退縮的借口..... 他今年80歲,他還有夢,還有追求,他的人生正在輝煌.... 你呢? 來源:微信公眾號玩轉大學(ID:daxue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