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熙攘下船,投入煙靄與高樓,船上承載了他們對遠方的夢,但也只是在船上做的一場夢,美國與他們的來處并無不同,大海只是沿途匆匆而過的風景。 但我相信他們是幸福的,他們?nèi)杂袦嘏c熱望。因瘧疾而死去五個孩子的父親,下船后依舊可以在城市的某個角落,等待小女兒回來。 可1900不同。 “在世人眼里,他根本就不存在。沒有一個城市、教區(qū)、醫(yī)院、監(jiān)獄、或是棒球隊,曾出現(xiàn)過他的名字。他沒有國籍,連出生日期都沒有,也沒有家人。” 他天生孤獨,與這個世界沒有半分聯(lián)系與羈絆,“媽媽”二字對于他而言,只是馬的名字。 幸而1900,有他的大海與音樂。在音樂里的他,驕傲而自由得像個王子。 他也曾幻想過陸地上的世界——新奧爾良的三月,倫敦市中心、一座巨大火山的邊緣、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他也曾有對凡塵的欲望,為一個女人心動,愿意為她嘗試新的生活,接觸“外面的世界”。 “你會上岸,娶妻生子,我會去看望你,你的屋子里生著爐火,你的妻子為你生孩子,煮飯。” ![]() 可當他下定決心一步步走下船的時候,站在舷梯上,看到灰色的城市,再回望游輪與大海,他在那一刻或許是想起了,那個失去五個孩子的爸爸。 ![]() 那個爸爸一直以為他的地就是他的全部,直到他的太太離他而去,五個孩子都得了瘧疾死去,當他決定為了唯一存活的小女兒改變生活的時候,當他看到大海的時候,他告訴1900,大海的聲音是他這一生中聽到過的最美好的聲音,他說:“你一旦聽過,就會明白自己的生命該如何度過,人生是無限的,你明白嗎?” 但大海卻永遠不能屬于他,自由與海也不過是城市里的人瀕臨崩潰時的一絲慰藉,他們以為的吶喊,都只是他們的哭聲而已。 ![]() ![]()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而1900的大海是音樂,是鋼琴,他沒辦法離開他生而僅有的這一切。 1900便這樣,放棄了所謂的“遠大前程”。 '阻止了我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你難道從來不為自己生活在無窮選擇里而害怕得快崩潰掉嗎?” 之后,戰(zhàn)爭爆發(fā)了,人們在廢墟上營生,找尋著新的意義。但戰(zhàn)爭使經(jīng)濟凋敝,再也無法湊齊一個游輪的游客了。于是,這艘承載了1900一生的船即將被炸毀。 ![]() 在那個滿目瘡痍、戰(zhàn)火不斷的20世紀,城市之外,再無大海。 1900再一次選擇“不下船”,自此結(jié)束漂泊,沉入了他的海底,就像20世紀在城市中靜靜沉睡著的、壓抑著的所有赤子之心。 那燦爛的爆炸震人心魂。 1900或許代表著那個慌亂、虛無的20世紀僅存的純凈與希望,安靜沉入了海底。 爆炸聲巨大,卻又無人知曉;他本熠熠生輝,卻似沒有存在過,只留下一張破碎的、記載他在世間唯一的溫暖羈絆的唱片。 ![]() ![]() ![]() 我們都是生活于城市中的眾生,我們雖不是鋼琴師,但我們是小號手,我們都曾是演奏者。 如果說,《海上鋼琴師》能夠帶給我感動之余的什么,那就是《1900’s theme》的悲壯曲調(diào),會在我心中偶爾回響,讓我在面對殘酷現(xiàn)實時,永遠不要賣掉自己的小號,讓我想起有一些最初的夢想在海底靜靜沉睡,讓我能在日常生活里永遠有所堅持,在擁擠的城市里,心中永存一片大海,在滔滔洪流中,不棄赤子之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