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隨機在大街上問一個人最缺什么,估計99%的人一定會說:缺錢! 這年頭,缺錢的日子太難過: 租房時,為了能省幾百元的房租,寧愿每天通勤3小時; 買東西時,貨比十三家,只為省下幾塊錢; 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換工作,不敢生病,不敢停下來…… 為了賺錢,你已經很拼命了。上班不敢遲到,有事兒不敢請假,加班不敢拒絕??蔀槭裁茨氵€是缺錢呢? 歸根到底,都是因為你沒有:“理財思維”。還不會讓“錢生錢”,還在靠死工資生活。 沒有理財思維的人,多吃虧呢? 32歲的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是個二寶媽媽,自從生了二胎,就辭職在家帶娃。 老公一個人累死累活掙的工資才年入30萬,但根本都不夠用!買菜、買奶粉、買衣服哪個不要錢,連下個月的房貸能不能交上都指不定…… 其實靜文也不是沒有理財意識,只不過都是跟風買理財產品和股票,結果賺的沒有虧的多,糊里糊涂的被割了韭菜。 如果想要實現睡后收入,不但要有理財的概念,還要掌握理財的方法。通過系統學習后,靜文從以前的虧損6萬,到后來實現了年入百萬的轉變。 不是有錢了才理財,而是理財了才有錢 一說到理財,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根本就沒有錢,怎么理財? 聰明的人,不但要會賺錢,更要懂得以錢生錢!我們不是有錢了才理財,而是理財了才有錢,一定要改變這一思維誤區。 理財也不是簡單的存錢,比如有些剛剛畢業一兩年的年青人,工資不高,每個月只能攢1500塊,但照這個速度,估計就算攢到退休都不會發財。 理財是要讓錢生錢,而不是簡單的存錢,否則存到銀行的錢不但不會增值,還會貶值。因為利息一般都比通貨膨脹低。 你和富人之前差的不光是錢,還有理財的思維 人人都缺少一堂人生理財課。 要想讓自己富有起來,千萬別想著只靠死工資,而要學會讓手頭的收入為你“錢生錢”。 如果你有1萬塊錢: 在手里放一年,還是1萬塊錢,而且還會貶值; 在銀行放一年,利息也就200塊,還不夠買一件衣服; 但如果你會打理錢財,可能就會賺到半個月的工資; 然而這僅僅是1萬塊而已,如果是10萬塊,那你可能躺賺10000元; ...... 一樣的本金,不同處理方式,產生的收益是天差地別的。這就是學會理財的意義,你是想讓你辛辛苦苦工作賺的錢為你產生收益,還是想讓它靜靜躺著,不斷貶值呢? 大富豪李嘉誠也主張:20歲以前,錢都是靠雙手勤勞換來,20-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后,管理財富、駕馭金錢的重要性逐漸提高。 寫在最后 你有想過嗎,你之所以越努力越沒錢,不是因為你笨,而是因為你用錯了方法。 在歐美,理財在普通人中很普遍;在國內,會理財的普通人相當就很少,學會理財,將會讓你終身受用,如果你還不會,早點學習吧。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