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出自于大自然,無論是野生、生態自然生長,或是人工栽培,茶葉都會附帶有生長環境的大自然氣息。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生態環境,生長的茶葉,品質自然會好一些。 溫和堂新會陳皮柑普茶 《茶經》有云:“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p> 茶經 很顯然的,爛石中生長的茶樹,比黃土地生長的茶樹好。向陽的石崖,有林蔭遮陽的茶樹,品質好,尤其是自然生長出紫色的葉芽,品質更為上乘。然而,背陰的山谷中生長的茶樹,不宜飲用。 根據“茶與陰陽”的想法,可以擴展一下思維。背陰的山谷,土壤太厚,土壤含水量較大,則陰性較強;向陽的爛石山崖,陽性較強。而太陽光如果直射時間太久,未免陽性過強,所以又要有林蔭遮擋。 以下有三個茶樹生長環境的照片,大家可以參考對照: 茶樹生長環境 茶樹生長環境 茶樹生長環境 好的生態環境,能夠孕育出好的茶樹。好的茶樹,生長出的葉芽,是制作好茶葉的根基所在。 制好的茶葉,始終會附著有生長環境的信息。無論經過多少的人工雕琢,茶葉之根基不變。我們喝茶,品茶,對好茶的追求,是需要以自身敏銳的眼、耳、鼻、舌、口、心、意七感,去捕捉到茶帶來的那一份大自然氣息,從而得到喝茶之趣味。我想,這個也是所謂“茶韻”不可或缺的一個信息。 今天所說的,不在于茶樹的生長。大家喝茶也好,品茶也好,都需要對茶葉選購、沖泡、品飲、感受四個階段。怎樣辨識一個好茶,當然要從這幾個方面詳細道來。 好茶的特征,總結八句詩,詩文及解釋如下: 識茶歌干茶青黛色,青翠顯白毫。 整潔散碎少,隱隱泛寶光。 茶湯清又亮,色如九成金。 離天高一尺,香清純三分。 生態好一點,茶葉挺三分。 苦澀不留口,回甘生津久。 腹中不陰寒,胸背熱氣騰。 舉杯兩相忘,茶中有三清。 1、 干茶青黛色,青翠顯白毫。干茶顏色,不宜過于翠綠。過于翠綠則加工深度不夠,陰性較大,體弱之人不宜飲用。 2、整潔散碎少,隱隱泛寶光。干茶條索整潔,碎末要少。碎末多,則表示茶的葉片過于薄弱。工藝程度較好的茶葉,觀察干茶,能見到隱隱的光澤。干茶過于油亮,大多會有添加,或是有油,或是香精、糖等,甚至會有加蠟,這個就極其不好了。 3、 茶湯清又亮,色如九成金。茶湯金黃,如24K黃金色,清澈透亮,是好茶茶湯的表現。如果是綠茶,茶湯不宜弱于14K金色。茶湯色偏青,則工藝程度不夠,陰性較大。而對于一些陳放較久的白茶、生普、黑茶類,茶湯則會偏紅。色澤會有差異性,但茶湯的清澈和透亮,是好茶必須具備的。 3、 離天高一尺,香清純三分。海拔越高,茶香越清純。海拔越低,茶香則沉亂。在品飲茶湯的時候,好的茶香,是向上的,香氣有通到鼻孔、后腦、甚至頭頂的感覺。而海拔低的,較為陰山谷地的茶香,則有通過咽喉,向下行走的感覺。這是品茶很久的經驗,大家借鑒。 3、 生態好一點,茶葉挺三分。自然生態較好的茶樹,通常葉芽的生長會較為緩慢一點。差異性在于葉脈的纖維質韌性。生態好的茶葉,葉脈韌性足,泡開時候,葉片有彈性,比較舒展、挺立。而過度施肥的茶葉,葉脈韌性較差,容易軟塌 6、苦澀不留口,回甘生津久?!安豢嗖粷皇遣琛?,民間都有此說法。但苦與澀,始終不是茶之本味,飲茶的人,也不是一味的追求苦與澀,而是希望得到苦澀之后,口內回甘生津的愉悅感??酀購?,都需要褪去。越好的茶,苦澀越低,即便苦澀較大,也能以極短的時間消褪??酀实臅r間越快,茶越好?;馗噬虺掷m的時間越長,茶越好。 溫和堂新會陳皮柑普茶 7、腹中不陰寒,胸背熱氣騰。好茶,一定是陰陽較為平衡的,陰性大的茶,飲用之后,腸胃會有較強的饑餓感、胃寒感。而好茶暖胃,飲用之后,腸胃溫暖,胸背發熱出汗?!八耐氚l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边@個,是盧仝第四碗茶的境界,是所謂的好茶條件之一,暫且未到第七碗茶的境界。 廣東溫和堂新會陳皮柑普茶 8、舉杯兩相忘,茶中有三清。品茶至深,世事皆淡。俗世萬般愁,化作一杯無。心中有茶,別無雜念。茶,好看與不好看?便宜或昂貴?這些都不是茶的本質,品茶要用心,發現茶的內在美。好茶無非三清:清香、清潤、清甜。有此“三清”,足矣! 廣東溫和堂新會陳皮小青柑柑普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