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伸單一肌肉,遠比拉伸更多肌群簡單得多,也更“有效”。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一把筷子便難了很多。 例如大腿的股四頭肌,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內肌組成,如果想要使用一個動作想要一口氣拉伸到四個頭,會受到四個頭的阻力,不如根據其中一個頭的功能拉伸其中一個頭。受到阻力更小,更容易緩解肌肉緊張,釋放張力。事實上,一個拉伸動作中,目標肌肉,越單一效果便越好。 2 拉伸時的角度決定了,拉伸的速度,拉伸的強度,拉伸時的準確性。調整拉伸角度,可以調整拉伸肌群,調整拉伸強度。 3 拉伸時的呼吸控制用來調整動作中的節奏。合適的呼吸控制,會讓身體放松,提高血液循環,能夠助消除掉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代謝乳酸。推薦的呼吸節奏:應該緩慢的,放松的,自然的。 許多訓練者會在拉伸的時候進行憋氣,肌肉會變得更加緊張,拉伸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推薦的呼吸方法: 緩慢的通過鼻子吸入空氣,直到腹部,頂起腹部,持續這樣的狀態一會兒。然后慢慢的從嘴部或者鼻腔吐出空氣。使用鼻腔進行呼吸可以調節吸入氧氣的濕度,以及溫度,傳導到肺部的時候,避免不適感。 4 訓練者進行上半身還是下本身肌群的拉伸都避不開脊柱的活動。進行所有拉伸之前,先進行背部肌群,以及腹部集群,然后再去拉伸靠近脊柱的肌群。要建立起一個中心(脊柱)進行開始拉伸動作的習慣。 推薦拉伸順序:背、肩、頸、前臂、手腕、三頭、胸、臀、大腿內側、大腿前側、后側、小腿前側、大腿后側。 5 當身體溫度提高后,(通過運動提高了身體肌肉溫度)進行拉伸訓練。肌肉的伸展性可增長20%。體溫較低的情況下進行拉伸,肌肉粘滯性高,會感覺肌肉比較僵硬,此時拉伸效率低下并且拉伸風險提高。 如果體溫較低,開始拉伸之前進行“熱”身。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橢圓機,讓身體溫度提高,微微出汗時最佳。 6 拉伸存在一定的肌肉牽拉感。如果在拉伸的過程中,會有劇烈的體疼痛,不適感。需要先去進行確診,疼痛來源確定疼痛原因。 如果疼痛位置在韌帶,肌腱或者是關節上,這可能代表現在已經受傷了,此時就暫時盡量不要進行拉伸了。 7 一個拉伸動作持續的最佳平均時間為20-30秒。拉伸時間太短,用個四五秒鐘去進行拉伸,肌肉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延展),拉伸就結束了。韌帶與筋膜就更沒有反應了,而肌肉,筋膜,韌帶,肌腱,都是需要積極地參與到運動當中的,需要好好的給于照顧。 每個動作的拉伸時間應該控制在60秒之內。一個人動作拉伸超過一分鐘之后,會產生“麻”的感覺。這代表血液流通不暢,并且拉伸時間過長有可能會造成輕微的肌肉撕裂。 隨著經常性的拉伸,訓練者的拉伸耐受度會提高、身體的靈活度增加,往往一塊肌肉進行一次拉伸是不夠的。可以每一次力度輕一點,每塊肌肉的拉伸動作可以多一兩個。每塊肌肉的拉伸頻率在訓練中達到兩次以上,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結締組織的柔韌度。 8 拉伸被許多人稱為熱身,這種說法不完全對。 普通訓練者完整熱身流程: a.關節旋轉類動作 【刺激關節滑液的產生】 熱身由關節旋轉類動作進行開始,從腳趾一直由上到下進行關節轉動。刺激關節滑液的產生,潤滑我們的關節,在進行劇烈運動的時候,避免傷病。 b.有氧類運動 【提高身體溫度】 做完了關節旋轉運動后,需要做至少5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如跳繩,跑步,橢圓機…可以提高心率的運動。 有氧運動在熱身階段的目的就是提高身體的核心溫度,幫助你降低關節肌肉的粘滯度,提高肌肉表現力與肌肉彈性。 c.靜態拉伸【提高肌肉延展性】 肌肉溫度提高,變得更有彈性后,立刻進行一些緩慢,放松的靜態拉伸。從背部肌群開始,先上肢再下肢 d.動態拉伸【推高關節活動度】 進行強度較小的動態拉伸。使身體過渡到訓練狀態,例如大跨步箭步蹲,側蹲,前踢腿...這類的動態拉伸動作,提高動作中的關節靈活度。 運動員熱身流程多了一個 e.專項熱身訓練【提高主項的力量,協調性,反應時間和平衡性】 普通訓練者可以忽略這一步。專業訓練者需要專項熱身。專項熱身階段,使用與專項訓練相似的的動作或者退階動作,和所有可以幫助訓練者主項成績提高的動作進行練習。 例如在深蹲訓練前可以進行箭步蹲,側蹲類動作進行深蹲的前的熱身。一般在專項熱身階段的動作,可以提高主項的力量,協調性,反應時間和平衡性,或者幫助訓練者彌補弱點的動作。 9 完成主要的訓練部分,身體處于極度興奮狀態。需要進入冷身階段。冷身訓練可以幫助緩解你肌肉疲勞以及酸痛感。 順序:由熱身階段的從靜到動,變成了從動到靜。由專項熱身訓練,動態拉伸,靜態拉伸組成。 ①專項熱身訓練:設定5到20分鐘的與專項熱身一樣的內容,使用更大的負重。 ②動態拉伸:一些強度低的動態拉伸,逐步降低心率。 ③靜態拉伸:調整身體,進入放松的狀態,結束訓練 使用此順序進行冷身,可以有效防止訓練部位的抽筋,同時較少緊張感,與酸痛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