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頒布以后,國家對中醫藥的利好政策不斷推出,中醫藥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作為中醫藥的重要組成、中藥的最前端中藥材種植如何借這股東風,利用科學技術、發揮資源優勢,為中醫藥提供更好的支撐、為廣大的種植人謀取更好的福利是我們每個中藥材從業人員一定要面對的話題。 統計顯示,我國中藥材出口從2014年的203227噸到2018年128400噸,下降36.8%,出口金額從2014年的1527.51百萬美元到2018年的1101.74百萬美元,我們不難看出,數據是呈現連年下降的趨勢。2018年中藥材及飲片進口額持續保持高昂的態勢,2018年為2.85億美元,同比上漲9.16%。中藥材及飲片進口額較大的品種主要有龍眼、西洋參、鹿茸、乳香、沒藥及血竭等,進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泰國、新西蘭和加拿大。2018年,我國中藥材及飲片出口額10.31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9.49%。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的品種主要有肉桂、人參、枸杞、紅棗、當歸等。 目前中藥材種植業可謂是家豬野豬亂飛,全國上下中藥材種植熱蔚然成風,中藥材產業扶貧成了脫貧攻堅的首選利器。統計顯示,截止2018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億畝。從種植面積來看,光是中國,放眼世界,我們的中藥材種植規模都是第一。但是從以上數據看,我們還不是中藥材強國。 未來一段時間,國家對中藥材及中藥飲片政策將更加嚴格。藥材溯源、質量可控、技術指導下的道地藥材規模化規范化種植、生態化和仿野生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將成為趨勢。訂單式種植的基地化種植將成為很多大型企業和外貿企業的優先選擇。與此同時,科技支持下的中藥材的基地化、規范化、生態化和仿野生種植將會獲得更多政策扶持,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與通過第三方的合作,與種植基地合作將會引領種植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藥材的全產業鏈全程溯源的建立,將會為監管單位提供一個更加高效的監管,中藥消費者購買的中藥材也將會的更可靠的質量保證。 未來,溯源藥材將逐漸成為首選,中藥企業與基地聯合建立種植基地成為流行。特別是在道地藥材產地,中藥企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建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將是主流發展趨勢。種植企業將逐漸發展的品牌藥材將成為常態首選。這將大大提升目前中藥材種植管理粗放的種植形式。這也將是藥材質量保證的原動力。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出,未來5年內實現中藥材及飲片的溯源也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在做好基地藥材本身的質量下,配合企業或自建中藥材全流程溯源系統,也是未來5年種植業的重中之重。 優質的藥食同源中藥材將成為下一個發展重點方向。國家不斷對大健康產業的重視、對大健康產業的投入以及人們對健康的追求,這就要求藥食同源類中藥材的品質要不斷的提高與進步。這對其中的有機產品、生態產品和仿生種植的要求更是期待有期待。高品質的藥食同源中藥材一定會有應該的價值。如今仿生栽培的石斛、人參、黃精,有機三七、有機黃芪等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銷售火爆,就足以說明問題。這些也是現在的年輕人“熬最深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吃最貴的保健品”的消費觀念。雖然這種觀念對健康是于事無補,但是卻是現實存在的,而且在一段時間之內還會存在。我們推出的玫瑰枸杞茶、玫瑰保健茶、枸杞黃芪茶等留言不斷、咨詢不停就足以說明問題。未來,80后就是養生的主宰、90后將是標配,00后也將會迎頭趕上。 大健康產不僅是日常喝保健茶、做個養生理療,洗個保健浴那么簡單,而是從保健飲品、到養生理療、到香薰藥浴、到中醫針灸和保健食療等全方位的健康保健。可見,大健康對中藥藥食同源的需求不會是單一的,而是一個全產業鏈的需求。他需要我們的中藥材藥食同源產品是有機、生態、仿生種植將的,是值得信懶的中藥材,是一種剛性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