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如果我“打通你的任督二脈”,你就會神功無敵的武俠故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任督二脈呢?答案是:有、有、有。它在我們人體的經絡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細細的來聊一聊關于健身氣功易筋經和任脈的那些事情。 1.什么是任脈? 任:擔任,任養(yǎng)之意,通“妊”;《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任脈為“陰脈之海”可總任一身之陰氣,因此,任脈可以調節(jié)陰經之氣血;《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可調節(jié)女子月經及妊養(yǎng)胎兒。” 任脈“中包含三個及其重要的標志性位置:“膻中(心包經募穴,氣會)”,“中脘(胃募穴,八會穴之腑會)”,“關元(小腸募穴)”。這三個地方就是我們在練習健身氣功時候說的”三焦“。 2.哪些疾病的發(fā)生與任脈相關? 任脈聯(lián)系的臟腑器官是五臟六腑,咽喉、齒、目。主治腹部胸部臟器病癥;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陰挺遺精、陽痿、小便不利等沁尿生殖系病癥;脘腹疼痛、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疾病;咽喉腫痛、暴喑、口歪、齒痛等口腔病癥;及神志病、虛證等。 3.易筋經中的哪些動作可以鍛煉到任脈? 都知道易筋經好,可是好在哪里?能對我們身體哪些地方產生什么樣的作用呢?我們需要好好聊聊。 雖然那里面只包含簡單的幾個動作,卻殊不知就這些個動作是其精華。 下面我們就一一來列舉一下: 在易筋經中,對任脈和主要腧穴有重要刺激作用的功法動作有: 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一勢:合掌胸前,掌根膻中穴同高,氣定神斂,均衡氣機的 易筋經臥虎撲食勢:上步虎撲的仰身展腹,疏伸任脈的俯身抬頭, 易筋經掉尾勢:轉頭扭臀,調和任督二脈 五禽戲虎撲:前后伸展折疊脊柱,牽動任督二脈 五禽戲鳥伸:兩掌后擺,挺身反躬,拉伸任脈 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兩手交叉上托,舒伸任脈,通暢三焦 大舞抻腰勢:塌腰翹尾,挺胸抬頭,合掌膻中,調理任督二脈 大舞震體勢:敲擊膽經,震蕩丹田,鼓蕩正氣,培補元氣 大舞擺臀勢:合掌正身,尾閭側擺圓轉,調理任沖二脈 大舞飛身勢:脊柱前后蠕動左右旋轉,牽引三焦、任督二脈 馬王堆導引術鳥伸:旋臂仰身,蠕動脊柱 馬王堆導引術引腰:雙掌抵腰前推,身體后仰 馬王堆導引術仰呼:兩臂上舉側落,挺胸塌腰頭后仰 十二段錦俯身攀足:手握腳尖,直臂挺膝后搬,塌腰抬頭 十二段錦溫煦臍輪:勞宮對肚臍,溫熱揉按,養(yǎng)氣安神,固本培元 十二段錦搖身晃海:立身會陰,旋轉四方,啟動任督二脈之總樞 導引養(yǎng)生功十二法鳳凰來儀:轉身旋臂,勾手挺身,暢通任督二脈 導引養(yǎng)生功十二法氣息歸元:屈膝蹲腿,兩手合抱,采日月精華之氣歸于關元穴 太極養(yǎng)生杖風擺荷葉:舉杖側屈,有效刺激任督二脈 太極養(yǎng)生杖船夫背纖:擰腰、伸膝、蹬腳、背纖,有效刺激任督二脈的 太極養(yǎng)生杖神針定海;持杖直立,捧天地之精華由百會貫入丹田 太極養(yǎng)生杖探海尋寶:俯身轉體,轉頭舉杖,直膝前屈,塌腰抬頭,有效刺激任督二脈 太極養(yǎng)生杖氣歸丹田:夾持杖,兩手合抱向丹田收攏 寫到這里,也許有朋友很驚訝,原來健身氣功除了八段錦,還有這么多其他的功法!不要驚訝,祖國的中醫(yī)博大精深,總是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好東西。 這些動作,經常練習,可以很好的調理我們的任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勤加練習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