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筑直接在工地上澆筑施工,又叫做現澆整體式。而裝配式建筑則在工廠里生產預制構件,然后運到工地上組裝而成,就像搭積木一樣。目前,裝配式建筑在歐美和日本已經非常流行,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那么裝配式和現澆的優缺點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裝配式建筑 (一)含義: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它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 (二)優缺點介紹: 1、節能:由于外掛板為兩面混凝土中間夾50厚擠塑板,保溫性能要更好,也解決了傳統建筑因為做了外保溫而帶來的外墻面裝修脫落現象; 2、環保:由于采用工廠化生產,使得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大量減少,因而更環保; 3、節省模板:由于疊合板做樓板底模,外掛板作剪力墻的一側模板,因此節省了大量的模板; 4、縮短工期:由于大量的墻板及預制疊合板都在工廠生產,從而也大量的減少了現場施工的強度,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的一個工序,因此大大縮短了整體建筑的工期; 5、要求放線準確,標高測量的一個精確:由于工廠化的生產,使得預制構件的尺寸已經定死,如果放線時尺寸是偏小,將使預制構件就安裝不下去了,如果放線時尺寸偏大,則構伯又會造成拼縫比較偏大的現象。同時,在現場進行施工時,剪力墻的標高也要控制好,不然將會造成疊合板安裝不平整或是縱算將疊合板安平了,也會造成板與剪力墻間有條較大的縫,又要重新支模,反而更麻煩了; 6、對預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較高:裝配式建筑由于為混凝土結構,要求在預留預埋時,尺寸、位置必須盡量要精確,否則就需要進行重新開槽、開洞,增加施工難度,甚至會影響結構; 7、板底縫隙成八字形,勾縫后也可能容易脫落:經過現場實際觀察,預制板為上大下小的倒八字形板,在兩塊板之間所形成的板縫為正八字形,因此盡管采用抗裂砂漿勾縫,但還是很容易發生脫落傷人的現象,故建議將預制板改為上小下大的正八字形板,那么在兩塊板之間的拼縫就是倒八字形了,而且可以將板縫和疊合板一起現澆; 8、預制構件尺寸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差,拼裝時縫隙有時也會過大或不均勻:有時拼裝時產生縫隙過大或不均勻的現象; 9、外掛板無止水橡膠條:裝配式建筑外掛板設計,有的平樓板面,帶止水橡膠條,而有的高出樓板面200的外掛板基本就沒有止水橡膠條了,建議所有外掛板都要有止水橡膠條; 10、部份門框處未預埋木磚:部份門框處若是未預埋的木磚,將來裝修可能無法或者是很難進行安裝門,建議在以后的內墻預制時,在有門的位置,一般也應在門框上預埋木磚,以方便用戶以后的裝修進行使用; 11、外墻板縫處理采用耐候膠,老化后更換也是不方便的:盡管說耐候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30年,但也存在著很多的不利環境因素,使得耐候膠的壽命降低,而一旦要更換耐候膠的話,施工是極為為方便了; 12、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造價與傳統式建筑工程造價相比,要高很多:傳統建筑的樓板厚度大約就是100厚,而裝配式建筑的樓板厚度一般為60厚疊合板加80厚現澆板,總體厚度可以達到了140,超傳統建筑板一般厚很多;外墻外掛板與剪力墻連接,使外墻的厚度大幅的增加,所用的材料也就會大幅的增加。這些都導致了造價的一個增加。同時,由于外墻厚度的增加,導致用戶在同等建筑面積上,裝配式建筑的凈空面積比傳統式建筑的凈空面積小很多,從而導致了裝配式建筑的平方米造價一般也比傳統式建筑的平方造價要貴很多,也不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13、造價管理部門編制定額不能跟進,造成生產廠家一家獨大,價格由生產廠家說了算的境況:裝配式建筑在我國也尚處于一個新事物發展的階段,造價管理部門編制定額還不能實時跟進,這就造成了生產廠家一家獨大的現象,造價由生產廠家說了算,這也不利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14、外掛板作為一個剪力墻的外模,有時預留對拉螺桿孔洞過少,可能會造成在澆筑混凝土時,外掛板外移的一些現象:裝配式建筑的剪力墻進行施工時,由于外掛板作為剪力墻的一面模板,而有時外掛板上的預留對拉螺桿孔洞一般過少,也是有可能會導致整個模板體系的剛度不夠的現象,從而導致在進行施工剪力墻混凝土時,外掛板往外進行偏移,從而導致了外墻面不平整的現象發生; 15、高空作業一般都無外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傳統式建筑有外架,建筑工人已經習慣了有外架施工環境,面裝配式建筑施工也無外架,工人對于這個作業還需熟悉,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時也可能不自覺的發生一些違規的作業,從而可能會導致一些安全隱患。 二、現澆式建筑 (一)含義:即它的所有構件一般都是采用的現場支模板,現場澆筑混凝土,必須要現場進行養護。 (二)優缺點介紹: 1、優點:整體性比較好,剛度也非常大,抗震抗沖擊性也是非常好的,防水性特別不錯,對不規則平面的適應性也是很強,開洞容易。 2、缺點:需要大量的一些模板,現場的作業量也比較大,工期也較長。 通過上面關于裝配式和現澆的優缺點對比我們從中也可以發現,裝配式建筑雖然比現澆整體式更加的節能環保,但由于它的施工技術以及抗震性方面的局限性,它還無法徹底的取代現澆整體性。但隨著相關配套技術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未來裝配式建筑將會成為主流的施工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