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炎浸泡劑(龜頭包皮炎) 配方:大黃30g、白蒺藜24g、赤芍10g、苦參、地膚子、薏苡仁各20g、荊芥、防風各10g、黃柏、蚤休各15g 制法:上藥加水500ML,煎成300ML,待用。 主治:龜頭包皮炎。 用法:將包皮上翻,暴露龜頭,置藥液中浸泡,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浸泡后毋需擦拭,自然涼干為宜。妻子患陰道炎者必須同時治療,治療期間忌房事。 上方諸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消炎殺菌、祛腐生新、拔毒生肌之功。
化瘀通絡、溫經止痛 活血榮筋,通絡止痛,溫經止痙,祛寒化邪
散寒祛濕,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諸藥合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氣血充足,陰陽調和
祛風除濕 益腎固精,清熱利濕,強壯腰膝
溫養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 溫中健脾 利水通淋 清膽利濕 清熱除煩 散瘀消腫 清利濕熱 舒肝泄火、理氣益胃、健脾和胃、消食降逆
滋陰降逆
養陰益胃 育陰潛陽,益氣固脫 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氣血淤滯,促進新陳代謝, 提高免疫力。 上方諸味配伍,共奏藥膳調補之功。 諸藥相配,共成化瘀散結、溫陽散寒、調經止痛之功。 按摩禁忌癥 各種急性傳染病,急性骨髓炎,結核性關節炎,傳染性皮膚病,皮膚濕疹,水火燙傷,皮膚潰瘍,腫瘤,以及各種瘡瘍等癥。此外,婦女經期,懷孕五個月以上的孕婦,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患者。某些久病過分虛弱的、素有嚴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齡體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不適合艾灸的人群 1.陰虛體質,陰虛體質的陰精不足,人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2.熱性體質(口腔潰瘍、膿包、怕熱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面部或身體上的痤瘡、急性濕疹、身發高熱、局部皮膚破損的不能使用。 4.女性在懷孕和經期不能使用艾灸。 5.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6.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8.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 9.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10.平日容易有皮膚過敏者,宜先少量試用,觀察其反應,如有癢、腫、紅、痛等現象時應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