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一些小區或公司自制了“土味”防疫措施 —— 消毒通道。 ↓↓↓ ![]() ![]() 這般土味防疫舉措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好評,進大門就消毒感覺非常安全。 然而從科學及健康角度來看,自制消毒通道有用嗎?安全嗎?合理嗎? 2 月 9 日,濟南市發布《關于禁止在小區內設立消毒通道的通知》,明確規定,禁止在小區內設立消毒通道,對已經設立消毒通道的小區,立即責令撤除。 ![]()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表示,隨著返程高峰到來和企業復工,不少小區、企業、辦公場所、街面等存在過度消毒的現象。 為什么禁用消毒通道? 濟南和上海疾控中心給出了答案 ↓↓↓ 一、噴霧化學消毒劑,可能會引起眼睛、皮膚刺激、吸入性肺炎、皮膚炎癥、過敏反應等,嚴重的會導致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兒童哮喘發作。 二、消毒劑使用說明中規定,對環境和空氣進行噴灑消毒時,必須在無人條件下進行。化學消毒劑不可直接大面積噴霧作用于人體。 三、普通民眾日常外出,全身被病毒污染的可能性較低,完全沒有必要全身消毒。 四、消毒劑要達到一定的濃度且消毒作用到規定時間后,才能起到消毒效果,在濃度極低的霧化消毒劑中通過,消毒效果很難評估。 五、使用通道對人體進行噴霧(淋)消毒一般用于生物恐怖襲擊等事件。 ![]() 事實上,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 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污染小區、企業、辦公場所和街面,大概率是在病人的飛沫能夠到達的或者手經常接觸的,并且有利于病毒留存的部位或地點。如:門把手、門鈴按鈕、電梯按鈕、電梯轎廂、樓梯扶手、病人停留過的室內環境等。對這些部位、地點,可根據需要進行消毒。 而室外環境、綠化、道路等等,因空氣流通、紫外線等因素,極不利于新冠病毒存活,一般無需消毒。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目前防控階段一般不需要對室外空氣、綠化、道路進行消毒,更不需要使用消毒通道對人體進行噴霧消毒。 與其自制消毒通道,不如建議居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居家保持清潔,必要時進行消毒,勤洗手,多通風,盡量不要到人群密集且不通風的地方,若不可避免,佩戴口罩。 除了“土味”自制消毒通道,目前口罩資源緊缺,有些人干脆在家自制口罩 。 紙尿褲口罩 ↓ ![]() 毛巾口罩 ↓ ![]() 橙子口罩 ↓ ![]() 以上“創意口罩”既無法過濾微粒侵入,也沒有良好的密閉性,甚至還容易造成二次傳染。 還有一則 DIY 口罩的視頻,僅需要棉布、紗布、保鮮袋等常見物品,也引來了眾多人的效仿。 不過視頻中也提醒,DIY 口罩防護力有限,僅對飛沫有一定阻隔,不宜長時間佩戴,不適用于任何醫療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 ![]() ![]() ![]() 事實上,口罩制作看似不難,但是滅菌消毒卻是普通家庭難以企及的門檻。 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口罩看起來做工很簡單,但其實生產流程是很復雜的:中國生產口罩的速度已經很快了,然而口罩生產出來之后,還要走一個解析、消毒的流程,一般需要 7 天到半個月。 那么,所謂解析消毒又是什么操作? 據介紹,醫用口罩采用環氧乙烷滅菌,滅菌后,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必須通過解析方式,使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后,才能出廠上市。 另外,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治所副所長朱子犁提醒說,一次性口罩至少有吸潮、過濾、防水防噴濺三層,市民使用紙巾等材料制作口罩,衛生條件和過濾效果均無法保證,不建議市民自制口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