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意思是,“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總結報告,他用寥寥數語,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及其艱苦奮斗的精神。這里我所要講的就是孔子說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惑”是指不為外物所迷惑,“惑”也可以理解為“不明 ”;“知天命”是指懂得自然的規律法則,“天命”也可理解“天之道”,“知天命”指明白了人生的重大秘密和人生的重大真理。 相對應孔子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是“四十而有惑,五十而不知天命”,還總是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所以學習致良知讓我最大的受益就是自己原來太多的“似是而非”的東西變得清晰起來了。比如不說善意的謊言,在四合院,把恭維、抱怨、謊言、傲慢視如生命中四棵小毒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每個人心中都擁有萬畝良田,都有機會成就滿庭芳香。然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習以為常的小毒草,就能將良田糟蹋成荒灘。就是這樣的四棵小毒草,如同“一毫惡在,眾惡相引而來”,讓一個人的生命失去力量!要想值得他人信任,從不說謊言開始,哪怕是你自以為是是善意的。通過學習和踐行讓我明白和體證了人生的真相,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己人生、家庭的董事長,通過了解心的奧秘,從而把握人生方向,主宰自己命運,實現真正成功,生命煥然一新。 還有對金錢的觀念及對財富的認識,我最初認為自己所有的問題,是因為自己物質財富太少所造成的,自認為有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把追求更多的物質財富當作人生的唯一目標。可是隨著自己財富的積累,而原有的煩惱并沒有減少,而且因財富多了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和煩惱。同時一方面看到了太多的“首富”變成了“首負”或“首騙”,另一方面在我的生活中也出現了一群愿意真誠幫助他人,并樂此不疲的人。引發了很多的思考,但對其中很多道理似乎明白,卻還有很多不解。而所有的問題我在四合院都找到了答案。 還有希望孩子找一份“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或者留給孩子較多的物質財富等教育孩子的誤區,不知道“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矣”。通過不斷地學習與體證,明白了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讓孩子牽手圣賢,讓子女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建功立業,才是真正明智的父母。 “圣人是肯做功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的圣人”。孔子為什么會成為圣人,為什么會做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呢?孔子第一句話已經給出了答案。他說他十五歲就開始立志勤學,經過十五年人生的磨煉即實修實證,到了“三十而立”。立就是做事合于禮,做事能夠考慮周到了,但是這時候心中還有不明,難免還會有迷惑,還有搖擺的現象,所以通過不斷的明心凈心,從而達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不知天命”。 關于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四合院是這樣定義的:真正的成功是健全的心靈品質,依道而行,達成目標,從而擁有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 說實話,在學致良知以前,我對以上的定義是似懂非懂,不以為然的。而現在卻是用生命在踐行。 這個世界并不完美,但我們可以勇敢地追求圓滿,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擁有無盡寶藏。 遠東電纜沈忠明 2019年12月18日于武漢(28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