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的一個清晨,秦公陵園的巡護員按例巡查陵園內的秦公大墓,在秦公六號大墓的陵址上,發現一個深不見底的盜洞,地上散落著一些青膏泥,顯然盜洞已經直達墓室的黃腸題湊,巡護員立即將情況匯報給了先秦陵園博物館館長景宏偉。 秦公陵園位于寶雞鳳翔的雍城遺址內,雍城為秦國故都,從秦德公開始,秦國在此建都294年,先后有十九位國君長眠于雍水河畔。 1975年,雍城遺址被當地幾位農民取土時意外發現,至1986年,雍城遺址的城址區、秦公陵園區和國人墓葬區都已探明。秦公陵園位于雍城南部的三畤塬上,這里是雍水河環繞的一處臺塬高地,位置顯赫,占地21平方公里,整個陵區已發現高等級墓葬43座,其中中字形大墓18座,顯然分屬于18位秦國君主,另外還有車馬坑21座。 雍城遺址位置圖 秦人有厚葬的傳統,秦公陵園一直是盜墓賊覬覦的對象,已經考古挖掘的秦公一號大墓就發現了247個不同時期的盜洞,因此這里常年都有盜墓賊出沒,景宏偉館長不敢懈怠,立即報警。 鳳翔縣公安局的辦案人員和景宏偉館長一起到現場勘查后,發現這個盜洞直徑45公分,深度20米,直達墓室的黃腸題湊,現場沒有翻出的新土和遺留物,盜洞平整圓滑,手法十分專業,顯然這是采用擠壓式爆破法打的盜洞。 擠壓式爆破法是現代盜墓賊常用打盜洞的方法,先用洛陽鏟打一個直徑10公分左右,直達墓室的深洞,然后在地面兩米以下填充炸藥引爆,受到爆炸的沖擊力向周圍擠出一個50公分左右的盜洞。擠壓式爆破法的好處是省時省力,又沒有新土翻出,在地下爆炸,聲音很小,不會驚動周圍的人,隱蔽性強。 先秦時期的秦公大墓都沒有封土,地面上沒有任何標志,秦公六號大墓就在一片麥地里,農民還在上面種著麥子,能準確定位到墓室的位置,而且將炸藥劑量拿捏的恰到好處,如此熟練的使用擠壓式爆破法,顯然,這是一個盜墓高手所為。 在揪出這個民間高手之前,旭哥插句題外話,被盜的秦公六號大墓的墓葬形式為中字形大墓,使用了最頂級的黃腸題湊葬具,因此,旭哥先給大家解讀一下中字形大墓和黃腸題湊。 中字形大墓是豎穴土坑木的一種形式,在禮制上僅次于天子使用的亞字形大墓,由一個方形墓室和兩條墓道組成,在形狀上像一個“中”字,由此而得名。 秦公一號大墓結構圖(由東、西方向的墓道和墓室構成) 黃腸題湊,通俗的講,就是在棺槨的外圍,用柏木枋再圍上一圈。“黃腸”就是指拋光皮,露出黃心的柏木枋,是搭建黃腸題湊的原材料;“題湊”是指搭建的結構,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用黃腸木層層平鋪、疊壘,不用榫卯;二是“木頭皆內向”,即四壁所壘筑的黃腸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黃腸木的端頭。 黃腸題湊和金縷玉衣一樣,都是最頂級的葬具,在禮制上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秦公六號大墓使用黃腸題湊,明顯僭越了禮制。 黃腸題湊結構圖 言歸正傳,由于作案手法干凈利落,警方在現場難以找到線索,只能就地排查近段時間在陵園附近出沒的外地人,有盜墓前科的本地人員等,經過近四個月的偵查,終于抓獲了來自河南三門峽的六名嫌疑人。 但這六人均不是主犯,他們只是扮演出力干活兒、文物收購、或者出錢資助的角色,真正的主犯名叫姜濤,被供出后,在寶雞被抓獲。 姜濤,寶雞當地人,無業游民,1995年曾因販毒被判刑三年,據說在獄中結識了一位高人,出獄后便以給人測字看相、擺治疑難雜癥、看宅基地或者墓地為糊口的手段。 被警方抓獲后,姜濤供述: 在2010年,就盯上了秦公陵園內的秦公大墓,曾專程坐車到鳳翔的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參觀,主要目的是看秦公大墓的沙盤模型和上面標注的比例尺,以便弄清楚秦公大墓的結構和中心點。隨后又跑去秦公陵園內現場勘查,運用自身看地理形勢的本事,通過腳步丈量的辦法定位到了秦公六號大墓墓室的位置。 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 姜濤回到家后,憑借在先秦陵園博物館看到的模型和比例尺,加之三角尺、圓規等工具進行計算,最后在電腦上勾畫出秦公六號大墓的結構想象圖。 自己找到了大墓位置,也懂得爆破,但沒有資金購買盜墓設備和專業打穿黃腸題湊的工具,所以便糾結了其它幾人入伙。 在5月中旬就實施了爆破,5月28日墓內有毒氣體排放干凈后,夜里用專業工具打穿了黃腸題湊。但不巧的是,文物販子的人耽誤了行程,到6月初還沒有趕到現場,因為現在的文物販子都是要親自看墓,確定文物是哪個坑里的貨。 就在等待文物販子的過程中,這塊地里的麥子黃了,農民開始到地里收麥子,姜濤一伙兒擔心事情敗露,不得不一哄而散。 也就是說,姜濤雖然是個懂定位大墓位置、懂建筑繪圖、懂專業爆破的民間盜墓高手,但是不懂得天時,選了個麥收的季節,在麥地里盜墓,最終沒能得逞。 事后根據先秦陵園博物館的考古專家確認,姜濤在野外腳步丈量的百米誤差在50公分以內,繪制的秦公六號大墓結構想象圖的墓室上沿距離地面19.8米,根據他們打的盜洞,真實的數據為19.6米,僅相差20公分,而姜濤對墓室中央的定位,完全沒有偏差。 先秦陵園博物館的考古專家不由得感慨,“姜濤尋找古墓的準確程度,放在整個陜西,也沒有幾個人比得了,走上盜墓這條路,真是可惜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