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 2019年7月初,中國教育學會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您最關心的家庭教育問題”,截止8月31日,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五百余個問題。近期,我們開設“家教問答”微信專欄,精選出一批好問題,邀請多位家庭教育專家答疑解惑,有針對性的解決家庭教育“怎么教”的問題,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哪些家教好問題入選?教育專家給出了怎樣“一對一”的回答?家教問答,直擊困惑,解您所憂。 網友“祁&瑞”提問: 當家長遇上青春期的孩子各種“叛逆”,該如何有效應對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 李文道:當家長遇上青春期的“叛逆”,不能躲避,也不能硬碰硬,要有智慧地學習和改變,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 第一,家長要正確理解青春期。要幫助孩子渡過青春期,首先要了解青春期。在心理學上,青春期被看作為人生的過渡期,在此時期,個體要經歷三大過渡,即生理過渡、心理過渡和社會過渡。所謂生理過渡即個體在身體上由孩子變為成人,身體各器官逐漸成熟,性也逐漸成熟。所謂心理過渡即個體的思維方式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所謂社會過渡即個體在法律層面和社會層面由一個孩子轉變成為一個公民和成年人。家長要知道:處于過渡期的孩子,其身心在發生急劇變化,其身心是不成熟不穩定的,對待父母的態度也是不成熟不穩定的,父母一定要理解: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第二,青春期孩子最關鍵的發展任務是自我同一性的確立。所謂自我同一性,是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回答,即確定人生方向、人生目標。對青春期孩子的發展而言,自我同一性的確立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父母要有意識地通過讀書、旅游、陪伴、溝通等各種途徑幫助孩子確定他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標。如果一個青春期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標,他就變成一個“發動機”,不用揚鞭自奮蹄。如果一個青春期孩子沒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標,他就容易“迷茫”和“困惑”,變成一個“拖拉機”,在父母和老師的索引和拖拽下才能緩慢前進。 第三,減少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的發生,父母需要循序漸進地給予孩子獨立的權利和空間。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的多發,是因為青春期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需要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如果父母仍然像對待小孩子那樣:約束過多,管教過嚴,孩子就會奮起斗爭,通過與父母的斗爭來獲得獨立的權利和空間。 第四,把青春期的孩子當作一個成人來看待。隨著身心的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在身體上逐漸成熟,心理上也產生強烈的成人感,特別需要獲得成人的平等對待。許多叛逆行為的發生往往就是因為成人沒有尊重其人格尊嚴而導致的。 (來源:中國教育學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