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考古人員在云南晉寧河泊所遺址進行發掘工作時,發現西漢中期以前至西周時期的甕棺、房屋、灰坑、灰溝等眾多遺跡;出土“滇國相印”等一系列封泥,及大量陶釜、玉石等考古資料。其中,“滇國相印”封泥的出土,從實物史料上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 圖為考古人員在云南晉寧河泊所遺址發現的甕棺(群)。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考古人員在廢棄的41號河道中清理了90號灰坑,還發現了“滇國相印”、“王敞之印”和“田豐私印”等封泥。“滇國相印”封泥的發現,為了解滇國附漢后的政權性質、行政模式和職官制度等都提供了重要線索。 “‘滇國相印’封泥的出土,不僅彌補了古代文獻關于古滇國史跡記載的缺失,且從實物史料上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標志著漢武帝在設立益州郡、賜滇王王印的同時,也設立了‘滇相’,建立了一套行政管理體系。”蔣志龍稱,從現有材料推測,早在2000多年前,滇中地區就已經納入中原王朝的行政管理體系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