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09 人到中年,身體狀況逐漸下滑,可工作、家庭中遇到的壓力和問題卻與日俱增,兩種情況交叉在一起,就像一把鋒利的剪刀,不僅讓眾多的中年人疲于應付,還把年輕時的熱情、干勁和瀟灑剪得粉碎。 “中年危機”是一個心理學名詞,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指的是一個人很可能在中年階段遭遇事業、健康、心理、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那么,中年人容易遭遇怎樣的危機?該如何應對?廣州心理咨詢解讀。 1、信仰危機:拓展人生寬度 45歲的張宇有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一個穩定的家庭。日子雖然算不上富足,可也算得舒坦。 但是,表面上的圓滿風光并沒有讓他內心富足安寧。在外人看來,他什么都有了,他卻時常覺得空虛、無聊,不知道自己奮斗半輩子到底是為了誰、要追求些什么。是自己老了嗎,還是抑郁了? 分析: “中年”確實是一個尷尬的時間點:青春不復,逝者不可追,既有的一切令人厭倦,而衰老與遲暮的恐懼又揮之不去,不少中年人便在青春與衰老、愛與死、責任與欲望、現實與想象之間糾纏與撕扯。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奧特·賈克斯發現,人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會有一種自我責任感,比如給自己定下目標,找到好工作、建立好家庭等,這種感覺通常會維持20—25年充滿自信、激情、創造力的生活。 到了中年(40-55),曾經熱切追求的目標實現,人開始意識到死亡的存在與不可回避性,死亡意識把一切生活與追求變得無意義,并激發了一種強烈的內在焦慮與恐慌。 因此,中年危機其實是來源于一種信仰危機。 事實上,人生不能像趕路那樣,一心想著趕到目的地,而忽略了欣賞路邊的風景。生活的內涵應該很豐富,并不限于事業家庭。 可以看一些哲學、藝術方面的書,豐富精神世界。此外,多關注自己的內心需要,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攝影、遠足等,把年輕時來不及實現的心愿兌現,拓展人生的“寬度”。 2、親子危機:多陪伴別粗暴 事業成功的王先生最近被15歲的兒子弄得一籌莫展。 他對兒子傾注了全部希望,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就希望孩子能聽話、爭氣,將來有出息。 可是,兒子自從上了初中后,似乎越來越叛逆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糟糕,王先生非常著急,禁止他看電視、玩游戲,還請了家教,可是家教換了好幾個都沒有改善,最近兒子還迷上了上網。 分析: 很多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對孩子也有很高的期望,因而按著自己的想法,從小對孩子提出嚴格要求、精心培養,甚至忽略了孩子的個性和特點。 青春期是孩子依戀與獨立兩種傾向暫時沖突和對立的階段。此期間親子關系容易發生大幅度變化,是父母感到教育孩子最困難的階段。 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和尊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因為缺少溝通和陪伴而感到孤獨、不受重視,甚至用一些“離經叛道”的方式來引起關注。 因此,不管多忙,家長每周也要抽時間陪孩子一起玩玩,比如去公園野餐、去郊外踏青等;還可以利用生日等機會,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里來,及時了解他跟什么樣的人來往;尊重孩子的個性,增強溝通,對于孩子的要求,即使不同意,也不要粗暴地拒絕。 3、人際危機:用真心交朋友 經常呼朋喚友、品茶飲酒,也時常瀟灑地打高爾夫、保齡球,甚至身著一身名牌看畫展、在收藏品拍賣會上品頭論足…… 可什么也不缺的趙先生卻常常覺得很孤獨,很多時候,大家在一起無非是為了談一筆大訂單、結交一個重要客戶。漸漸地,他對玩樂和朋友之間的邀約也提不起精神了。 分析: 每個人要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到了中年發現朋友圈子越來越小是很常見的現象。 老朋友因為距離太遠、地位懸殊等,漸漸沒了共同語言、失去聯系;新朋友大多因為工作關系結識,沒有學生時代的清純,讓人難以完全信任。 美國心理學家泰瑞·阿博特提醒,好朋友難尋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我們對友誼的要求太高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態應該更加豁達,不要將“朋友”的標準限制得過高。一方面,比起更加忙碌的30多歲,中年人可以利用相對寬裕的時間,聯絡一些以前的老朋友、老同學,辦聚會、重游校園等。 另一方面,用接納的心態面對他人,彼此多些信任,無論客戶、鄰居等,只要真心相對,都能成為互相扶持的好朋友。 4、情感危機:懂情調葆青春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自從成了家、有了孩子,麗君和老公把精力主要放在掙錢養家上。終于,兩個人都升到部門主管,孩子也到高中住校。 然而,一天天上班下班、洗菜做飯、收拾房間……麗君突然覺得索然無味,自己已經好多年沒和老公一起看電影了,好久沒和“閨蜜”逛街了。 分析: 經歷了青春期的騷動、成年初期的熱情、事業的拼打和生活的挫折以后,中年人在情感上應該更成熟、穩重、有內涵??纱藭r面臨的誘惑會更多,特別是回想自己曾經的付出,會懷疑到底“值不值”,甚至導致情感危機。 事實上,家庭不是講究回報的地方。人到中年,男人要更有人情味,女人更有女人味。 可以適當地轉移生活重心,多花點心思在自己身上,讓生活更有情調一些,比如買點自己喜歡的衣服、看幾場喜歡的電影,讓愛人和孩子發現你依然美麗時尚,會給他們留下更加美好的感覺。 廣州心理咨詢結語: 不同階段的人生有不一樣的精彩,調整心態,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正確看待人生的“未知”和“喪失”,發展人生階段的新追求,獲得創造感,避免停滯感,是戰勝年齡恐慌、擺脫中年危機的關鍵所在。 文:李建學責任編輯:殷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