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前言達爾文的進化論可以說是人類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這套理論的核心就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物種都有繁殖過剩的傾向,但是環境中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當存量的供給面對增量的需求時,物種之間就必須通過競爭的方式來爭奪資源,從而讓自己的后代繼續繁衍下去;另外,為了獲得生存優勢,物種個體會根據周圍的生存環境來制定變異方案,能適應環境的有利個體將會生存下來,不具備有利條件的個體就會被淘汰掉。
這里有兩個至關重要的要素,一個是競爭,一個是環境。在整個物種演化的時間線上,環境一直充當著牽引者的角色。所有物種的演化路線都必須符合當下的環境條件,也就是必須變異出能適應當下環境的特質基因才能獲得繼續生存下去的資格;否則,偏離了環境的牽引,自然選擇就會像一把大剪刀,把這些離隊物種統統剪除掉;另外,物種群體內甚至多物種之間則必須通過競爭來搶奪有限的資源,優勢的一方能存活下來,把自身的基因一脈相承地傳下去;而處于劣勢的一方將會滅絕,它身上所攜帶的特質基因則由此失傳。 大象的演化圖 01人類進化史上的兩個疑問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當時我正在寫前一篇文章-《從身份到契約-論人類社會的演進方式》,我們依照這篇文章的框架探討了一些歷史現象的根源性問題。隨著談話的深入,突然他話鋒一轉,把根源性這個詞扯到人類起源上來。他認為我們可以嘗試跳出歷史學的范疇,結合現有的信息和理論去把人類的起源的邏輯梳理清楚-即人是如何從普通的物種變成現在的地球主宰的。因為任何人類歷史的最終源頭,都是起步于此。 所以基于上文所談到的進化論概念,他提出了兩個疑問:
其實以上兩個問題可以歸納為一個,就是:人類到底經歷了什么才從一個極其普通的物種一躍而起成為整個地球的統治者的呢? 02影響巨大的三個里程碑首先剔除掉兩個我們當下無法驗證的兩種說法: 第一個說法是上帝造人。 世界各地的宗教神話都有神仙造人的傳說,譬如基督教的上帝造人、中國的女媧造人,這類神話傳說是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我們驗證不了真假的,故不具備討論意義,暫且擱在一邊; 第二個說法是外星人改造人類。 這類說法似乎也一直傳得很火熱,譬如有說人類是高等的外星生物放置在地球的實驗對象的、也有說人類本身就是外星人,來到地球后滅絕了這里的原住民,并抹去了之前的痕跡。這類說法看似在情理上能和上面說的13萬年空白期自洽,但是卻缺乏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作為支撐,也同樣等于無法驗證真假,討論下去不會有什么結果,也先暫且擱一邊。 其次,本文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總結,即是在本人的認知框架下,調動我所掌握的信息來推導出來的一些邏輯,僅僅代表我個人對人類發源的一個片面看法而已。因為屬于我個人價值觀層面的東西,所以這里有兩點基調需要跟大家梳理一下,這兩點將會作為一個基本立足點貫穿全文。
理清了這幾點基本邏輯后,我們就很容易就能推導出一個結論,即:任何一種生物類群的起源都不是瞬間事件,而是一個復雜和連續的過程。人類在進化史上這13萬年空白期之中其實沒有發生什么刻意的被“改造”的人為設計,它的進化就是完全根據環境變化而不斷進行演變的隨機事件。所以人類現在的樣子就只是進化的結果,而并非上帝或外星人設計的產物。 那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到底經歷了什么樣的過程,才能讓人類從一個弱小的物種變成地球的主宰呢? 在翻閱了眾多書籍和資料后,我整理出500萬年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三個極為重要的階段,我認為正是通過以下這三步,才讓人類脫穎而出,最終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頂層:
03直立行走的演變邏輯如果我說直立行走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基本形態特征,也是猿類演變為人類的最基礎最關鍵的一個里程碑,有人可能會表示反對。因為關于人類文明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人會使用工具,這是區別普通動物和高級動物的重要特征,所以使用工具才是人類邁進文明的關鍵步驟;也有人會說學會了用火,才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因為掌握了用火,人類就能夠烹飪各種各樣的美食, 不用整天都茹毛飲血地過著野獸般的生活。 我的觀點是,無論使用工具抑或是掌握用火技術等,都是人類已經邁入文明的標志,因為這個時期人類的基本特征已經完善-身體機能與大腦進化已基本完成,已經開始創造文明了。我們要尋找的,是人類在進化起跑線蓄勢待發的那一瞬間,一發響槍,便觸發了巨大進化的開關的那個關鍵點。而這聲響槍的扳機便是直立行走,正是自直立行走之后人類的進化便一發不可收拾,而且越來越快,使其最終脫離了動物界,并成為地球的主宰。 要說到直立行走就要從東非大裂谷說起。話說我們人類的遠祖-東非古猿生活在非洲東部綿延起伏,一望無際的原始大森林之中,它們無憂無慮,整天在樹冠層來回攀援,肚子餓了就摘樹上的果子充饑,偶爾也會抓些小昆蟲打打牙祭。樹上是他們的天堂,這里不僅有能滿足能量攝取需求的食物,也沒有能威脅它們生命安全的天敵出現--因為基本沒有大型捕食動物會爬樹。所以如果沒有意外發生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會從樹下下來的。 在大約距今的1000萬年前,由于地殼運動,東非大地就像挨了一刀一樣從中間分裂開來,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這道裂痕把古猿們原本天堂般的環境分割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大裂谷的西邊依然似仙境般郁郁蔥蔥,古猿們的日子依然悠哉悠哉,它們的后代一直繁衍到現在,就是黑猩猩、狒狒、大猩猩。它們依然和之前一樣渾身毛發,社會關系混亂,腦袋也基本沒有進化太多,沒有發展出語言和文字,只能玩些小陰謀,為求獲得多一丁點的香蕉和交配權。 而大裂谷的東邊呢?情況卻不容樂觀,由于熱流不斷,以至于降雨量急速減少,大片大片的森林隨之消失,整個東部一片蕭條,樹葉枯萎,使得原本在這片地方生存的古猿無樹可爬,又無法跨越極其深且裂痕巨大的大裂谷,最后這些古猿們只能落地生存。 正是“東非大裂谷”這一關鍵的環境變異事件,徹底地啟動了這批古猿的進化過程,最終演化出來古猿直立行走的行為特性-這是人類形成的標志性一環,是人類啟動進化開關的關鍵節點。 剛下到地面的古猿們面臨的是極其嚴峻的生活考驗,由于身軀算不上偉岸,在草叢里爬行時根本沒辦法看得更遠,所以為了認清前進的方向,這批古猿們不得不努力學習站立起來,這時意想不到的好處卻出現了。由于站立起來的視野更加開闊,古猿們從此就可以找到更加多的食物,發現更加安全的住所,相應地也能找到更多的同類伙伴,從而能夠生育更多的后代。據考古發現,大約在600萬年前,第一批直立行走的古猿終于出現了,它們雖然雙腿的力量還較為薄弱,但是它們已經蓄勢待發地站在進化成人類的起跑線上隨時開始狂奔。 直立行走給準備進化的古猿們帶來以下好處: 1. 節省能量。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讓直立行走的人類和爬行的黑猩猩在同等距離的跑步機上賽跑,結果人類消耗的能量僅僅為黑猩猩的1/4左右。也就是說,當黑猩猩需要吃四根香蕉時,人類只吃一根就夠了。
2. 視野更加開闊。如上文所述,開闊的視野可以讓古猿們找到更多的食物和更安全的住所,同時也更容易察覺到危險,有野獸接近了能提早警戒。 3. 減少了陽光直射帶來的傷害。由于大裂谷的東邊樹木蕭條,鮮有遮陰乘涼的地方,非洲大地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便成了天然的烤肉機,爬行中的古猿們分分鐘被烤成原(猿)味的人肉干。而站立起來的那部分古猿在這方面的威脅卻減少了--這一切都歸功于直立行走:
所以在環境和自然選擇的雙重影響下,裂谷東邊的古猿就只有直立行走這一支繁衍了下來。 4. 解放了雙手。這是個重要標志,也是開發腦部,擴充腦容量的重要前提,下文將會講述。 古猿們的四肢,之前一直都主要是負責爬行功能的。而當直立行走后,雙手就空出來了,用來完成更具挑戰難度的工作。這就相當于一家公司,手下有兩位干將(手和腳),其中一位(腳)已經能獨擋一面,承擔了所有的業務了(爬行),總經理就對另外一名干將(手)說,你創業去吧,我們給錢你。 于是雙手便開始學習完成更多更復雜的任務,很多工作的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譬如挖樹根,摘取果實、捕捉昆蟲、制作工具。越精細化的制作就越有益于開發腦部,古猿們的大腦便一步一步地被開拓進化。另外,有了更好的工具后,也就能更容易捕獲到更多的食物,為身體的發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所以上文說直立行走是一切進化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是自然選擇賦予人類的金鑰匙--人類正是通過了這把金鑰匙打開了一個巨大的進化開關,開始持續刺激人體的其他特征不斷出現,指引著人類大步走向文明。而直立行走與人類進化的第二個里程碑-大腦的開發是息息相關的。 04人類大腦的瘋狂進化古猿們直立行走后帶來一系列的好處,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就是促進了人類大腦的瘋狂進化。 人類的大腦未進化之前是什么樣子的呢? 話說1973年,考古學家們在埃塞俄比亞挖出了一名320萬年前的直立人的化石。由于當時考古隊在聽一首搖滾樂,這首歌的主角名叫露西,所以他們便把這個古猿化石也取名為“露西”,這可是人類的老祖母。經研究,露西的腦容量只有400多毫升,和黑猩猩的腦容量差不多,所以如果我們要考究露西和她的同類們的大腦有多聰明的話,大可以參照黑猩猩的智商。 黑猩猩的大腦已經能夠處理一些較為復雜的事件了,譬如它們會搞一些簡單的政治陰謀,會在叢林中設置陷阱來捕獲猴子;還能制作簡單的工具,譬如改造樹枝用來捅死躲在樹洞里的葉猴。在部落戰爭中,黑猩猩會施展詭計,把對手一個個謀殺掉;而在部落內部,它們會互相依靠但又彼此猜忌,拉幫結派又爭風吃醋,這一點倒是和人類很是相近。 正當黑猩猩們和人類在同一起跑線的時候,人類的腦容量卻在此后的200萬年突然發起沖刺,連續增大了三倍。有學者認為,750毫升的腦容量對于物種智能來說是個里程碑,當超出這個閾值,就可以發展出高級智能。所以,當人類的腦容量達到750毫升時,就已經遠遠地把其他靈長類動物甩在了后面,并且在后續的日子里,人腦繼續瘋狂進化,腦容量一直達到了1500毫升左右,已經和我們現代人的腦容量一樣了。到了這個階段,人腦功能已經基本進化完畢,全面負責知覺、記憶、語言、思維的腦部系統已經搭建完成,特別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影響人類進化的第三個里程碑-認知革命的發生。在第六節將詳細講述。 那么我們的問題是:到底是什么讓人類的腦容量得到如此突飛猛進的瘋狂擴展?莫非真的有某種神秘力量在秘密地改造人腦? 由于神秘力量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所以我們依然是根據進化論的概念進行推導。不難發現,正是由于直立行走后為人類帶來的行為特性上的改變,進而改寫了自身的基因,才讓人類的大腦開始了瘋狂的進化: 1. 直立行走帶來的狩獵欲。直立行走給人類帶來了強烈的狩獵欲望,隨著經驗的積累,狩獵水平不斷提高,于是人類吃的肉食越來越多,營養水平的持續改善為人類發育出更茁壯、更高大的身體奠定了物質基礎,從而擁有更多精力去狩獵。 2. 大腦進化的良性循環。人類日漸復雜的身體是需要復雜的大腦來維持的,而人類論體魄強健比不上獅子老虎、論奔跑速度比不上豹子,所以只能通過非凡的大腦和長途追殺的能力來與這些野獸競爭了。人類可以通過有計劃的集體捕獵、設置陷阱、使用武器來捕獲各種野味,而捕獵成功后攝取的豐富營養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回饋給大腦,令大腦的反應速度不斷的提高。 3. 人類的前肢-雙手的開發。雙手作為萬能的感知工具,可以感受到非常多的神經信號,并實時請求大腦獎賞。譬如通過撫摸和觸碰,雙手就可以對物體的輕重、粗細、冷熱等指標作出基本判斷。而所有這些感知內容都會產生巨大的信息量,這就需要大腦迅速加以理解并作出反應。 另外,據考古發現,在人類進入石器時代后,腦容量隨之增加一倍。這正是由于人類頻繁地使用工具,極快地開發大腦有關。 4. 眼睛的作用。遠古人類的眼睛在進化的同時也在默默地塑造大腦的能力。 由于直立行走,人類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這就意味著人類在野外捕獵時,可以不依靠嗅覺來尋找回家的道路了,認路的任務就放到視覺上,而這就需要大腦進化出方向識別和定位引導的能力。同時為了更便于識別,就必須對圖像信息進行高清處理。這種情況就比較像我們的數碼相機,圖像的像素越高、數量越多、占用我們大腦的內存就越大。所以人類必須進化出處理能力更快更強的大腦來處理這些信息。這在無形中便不斷地塑造了人類大腦的性能。 當然,以上所列幾點只是我整理出來關于人類大腦進化的部分原因,而大腦的進化肯定是多項復雜事件的綜合結果,而不是單一的影響。按我個人的總結:直立行走是大腦進化的演化根源,人類要處理的信息量的增加則是大腦被迫演變的壓力,而捕獵所帶來的營養改善則是大腦進化的物質基礎。 這三項條件像是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結構,互相補充、互相影響,從而構成一個良性循環,推動著人腦的不斷進化。也正是完成了大腦進化這一個關鍵歷程,人類才能開啟下一個進化里程碑-認知革命。 05認知革命-智人正式踏出統治地球時代的步伐當人類大腦進化完畢后,具備了充足條件的智人便啟動了人類進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步飛躍-認知革命。 為什么說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呢?因為在認知革命之前,人類只是一種普通動物,它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生物模型和理論來解釋;而在認知革命之后,再去研究智人就必需要考慮各種復雜故事,用以構建歷史的敘述,才能為智人的行為作出解釋。 所以說,認知革命是一條分界線,它將人類這個物種從這個節點開始便把研究它的生物學和歷史學劃分開來,從此人類便徹底脫離了動物界,成為凌駕于所有物種之上的地球統治者。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上一段文字中,我已經用“智人”來代替了“人類”這個詞。沒錯,人類進化到現代,只剩智人這一個分支了。而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是出現過多種人種分支的,這和動物界的分科屬類一樣,譬如貓科分為獅子、獵豹、家貓,犬科分為狼、狐貍、狗等,人科也分為多個人種,其中包括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羅人、弗洛里斯人、丹尼索瓦人、魯道夫人,還有就是我們智人。 其他的人種特征我就不一一描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據考古發現,這些多樣的人種并不是線性發展的,也就是并不是先出現某個人種再進化到某個人種的線性進化關系,而是同時存在的。在自然選擇和環境競爭的雙重影響下,最后我們的老祖宗智人脫穎而出,獲得了繼續進化的權利;而其他的人種分支就在過去的數萬年間紛紛被自然選擇淘汰掉了。 智人的勝出原因,正是因為認知革命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讓智人這個共同體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社會協作,進而迸發巨大的集體力量,從而得到繼續繁衍下去的權利。 早期的直立人還原圖
認知革命到底給智人帶來了什么顛覆性的變化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來了解,即:
首先說說智人的語言能力。 人類的語言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構建復雜的社會協作關系的紐帶和橋梁,因為人類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所以形成高效的社會合作是我們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而在我們形成一個規模更大、更具凝聚力的共同體進行協作的關鍵歷史節點上(部落融合),語言起的作用就不容忽視了。 其實每個物種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某種語言,就連蜜蜂或螞蟻這些昆蟲,也有極精密復雜的溝通方式,能夠告知彼此食物所在。譬如有動物學家對青猴做過研究,即在青猴喊出某一特定叫聲就是表示“小心!有老鷹”的意思,而再稍微變化一下就是“小心!有獅子”的意思。收集到這些聲音后,研究人員在實驗時把第一種聲音放給青猴們聽時,它們會立即停止手上動作,恐懼的望向天空,而把第二種聲音放給它們聽時,它們會一窩蜂般爬上大樹。 而人類的語言能力在復雜程度上卻比普通動物高上好幾個層級,雖然人類也和其他物種一樣,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但人類卻能把這些聲音組合起來進而產生無限多的句子,分別表達出不同的、更為深遠的含義。在此基礎上,人類就能吸收、儲存和溝通驚人的信息量,以便了解他們周遭的世界。 所以,當青猴在向同伴大叫“小心!有獅子!”時,智人卻能夠告訴朋友們:今天上午,在附近的河灣,她看到有一群獅子正在跟蹤一群野牛。而且,她還能確切地描述出位置,或是有哪幾條路能夠抵達。有了這些信息,她的部落成員就能一起討論,該怎么逼近河邊,把獅子趕走,讓野牛成為自己的囊中物。這顯然有助于人類提高集體協作的效率。 認知革命的第二個維度就是人類組團講八卦的能力了。 聊八卦是人類自古以來都具有濃厚興趣的娛樂方式。雖然這個說法聽起來有點荒唐,但卻有大量的研究結果支持這一理論。最簡單的一個身邊例子: 我們這些普通上班族平時中午聚集一起吃飯時,聊的話題最多的究竟是人生的終極意義問題,抑或是人類社會的演進方式?還是二戰給當今世界格局留下什么影響?當然都不是,我相信大家最有欲望聊的肯定是新來的某某前臺妹紙長得真不賴、誰誰誰老公最近偷吃又被逮到了諸如此類的八卦話題。早期智人也一樣,他們僅僅得到哪哪有獅子和野牛的信息是不夠滿足他們的獵奇心的,他們更渴望知道的是自己的部落里誰討厭誰,誰和誰在交往,誰很誠實,誰是騙子。 所以說我們現代人經常聽到有人說誰誰誰很八,其實也不能怪這些人。因為這就是人類的天性,是我們祖先經過幾十萬年的演化而寫進我們基因里的。而這種愛八卦特性附帶的后果就是,人類更能關注其小社會的其他成員,傳達社會成員之間關系,進而更能增加團體的凝聚力。 因為雖然原始部落的規模只有幾十個人,但想隨時知道他們之間不斷變動的關系狀況,所需要取得并儲存的相關信息量是十分驚人的。譬如一個50人的小部落,若是要八卦到光是一對一的組合就可能有1225種,而更復雜的其他社會組合更是難以計數。 而由認知革命發展出新的語言技能,這些信息則可以作為談資足夠讓他們八卦達數小時之久。通過聚團八卦,他們就能夠明確得知自己部落里誰比較可信可靠,從而部落的規模就能夠擴大,而智人也能夠發展出更緊密、更復雜的合作形式。 相比起語言能力和八卦能力這兩項都還屬于事實的范疇,而認知革命的第三個維度則是人類無中生有的虛構故事能力。 人類語言真正最獨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夠傳達關于人或獅子的信息,而是能夠虛構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諸如傳說、神話、神以及宗教都是在人類這個能力下被塑造出來的,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力量,讓我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也正是這個能力讓我們創造出了有上千萬居民的城市、統領有上億乃至十幾億人口的帝國。 而除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就譬如: 如果你跟猴子說,只要它現在把香蕉給你,它死后就能到某個猴子天堂,有吃不完的香蕉,它最終還是不會放手。再譬如,雖然一群螞蟻和蜜蜂也會合作,但方式極其死板,而且往往只局限于近親。而狼或黑猩猩的合作方式,雖然相對于螞蟻來說靈活了許多,但仍然只能和少數其他十分熟悉的個體合作。 而智人構建的合作關系往往是靈活高效的,而且能和無數陌生人合作。這里的秘密就在于虛構的故事里-因為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只要同樣相信某個故事,就有可能能開展共同合作。 無論是現代國家、中世紀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規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種只存在于集體想象中的虛構故事。 就譬如教會的根基就在于宗教故事。像是兩個天主教信徒,就算從未謀面,還是能夠一起參加十字軍東征或是一起籌措資金蓋起醫院,原因就在于他們同樣相信神化身為肉體、讓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救贖我們的罪。 再譬如所謂的國家,也是立基于國家故事。兩名互不認識的中國人,在海外相遇會倍感親切。因為他們都相信中國國家主體、國土、國旗確實存在,是他們想象中的共同體。 至于司法制度,也是立基于法律故事。從沒見過對方的兩位律師,還是能同心協力為另一位完全陌生的人辯護,只因為他們都相信法律、正義、人權確實存在。 正是通過各種虛構故事,使得人類構建了龐大而復雜的社會機器,從而高效率地進行社會協作。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這些都存在于人類共同的想象之中,其實都只存在人類自己發明并互相講述的故事里。
06寫在最后寫這篇文章我前后準備了一個月,從查閱資料和書籍到框架梳理,最后篩選出我希望表達的主題。如果說在文章結尾要寫點什么作為總結的話,我最想說的就是: 雖然物種進化是件沒有方向的隨機事件,但它帶來的意外收獲同樣也是不可預測的。 就像人類在演化進程中瞎打盲撞的這些歲月里,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在一片混沌之中通過一次次的有效行動,收獲了一個比一個更大的好處,從而層層累疊成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東非大裂谷造成了東邊古猿無法繼續在樹上過著悠哉的生活,那好,我們就下地生存,這是直立行走的前提;地下爬行無法看得更遠而且容易被烤成肉干,那好,我們就站起來,這是開發腦部的前提;站起來雙手空閑了,那么我們就折騰弄點工具來幫助捕獵;雙手不斷的勞作帶動了我們的腦部開發,所以我們的腦容量就蹭蹭的往上漲,這是認知革命的前提;硬件條件具備了,我們就發展高級智能,最終導致了認知革命的發生。 人類歷史并沒有什么空白期,所有的人類演化史都是人們通過一次次的有效行動把人類這個普通的物種不斷地推向一個接一個的高峰。 那么這些內容對我有什么啟發呢?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如果有一件事可做可不做,我們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呢?我的建議是盡量去做,因為它有概率會帶來你完全意想不到的收獲。譬如有人邀請你去參加一個某主題的興趣沙龍,你從已有的信息判斷這個聚會特別無聊,那你會不會去呢?建議還是盡量去一下,說不定在聚會上你認識某個人,在多年之后能夠幫你一把;或者某些談話的內容激發了你的靈感,對你的創作很有幫助;再或者你在去聚會的路上了解了附近了地形環境,發現了一個線下商業的機會....總之帶來的收獲可能是形形色色的,但說不定就真的在某一種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無形中就助你渡過難關。 謝謝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