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之中有乾坤,一切的漲跌、包括大漲大跌、小漲小跌、甚至不漲不跌,統統體現在K線上。K線是市場的樹葉、花朵,市場的能量充足與否統統表現在K線的運行和狀態上。 但是我們看到K線靈敏的同時,也要看到K線的不足。它的長處正是它的不足,因為太靈敏了,一根K線往往只是暫時的、表面的、甚至是相反的現象。 我家種了一顆三角梅,枝繁葉茂,花團錦簇,但是太陽很強烈的時候,或者澆水不夠了,它也經常垂頭喪氣,但是只要澆上水,很快又生機勃發了。因此我們不能看到樹葉蔫了,就認為它死掉了,因為還有樹枝、樹干、樹根。 我們用K線交易,千萬不能看到陰K就做空,也不能看到陽K就做多,否則你會虧得找不到北;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又要見陽K做多、見陰K做空,否則就會錯失良機。期貨價格的隨機性充分體現在K線上:第一天上漲,第二天下跌;開盤上漲,尾盤下跌,或者反之。 如此,很多初始交易者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時候不做;不知道什么時候多、什么時空。的確,如果一個交易者對市場的本質沒有深刻的認知,就會迷失在紅紅綠綠的K線之中,就像我們前面說的,期貨市場就像個大森林,很容易讓人迷路、甚至掉進陷阱、被猛獸吃掉……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怎么才能更準確、更穩定地把握市場價格的運行呢?有沒有更好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避開K線的隨機運行呢?有的,這個工具就是大家每天在看、在用的:移動平均線。 但是,你真看得懂、真會用嗎? 我們在前面的交易理念中,提到要有“趨勢跟蹤”的理念,這個是必備的。我們認為,總體來看,跟蹤趨勢最好的工具,沒有比移動平均線更科學、更容易、更簡單的了。 一、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移動平均線,簡稱MA,具有以下特點: 1、 大小趨勢都可以跟蹤。從時間周期來看,周、日、不同分鐘的趨勢,都可以用MA來跟蹤;從趨勢長短來看,只要出現趨勢,無論長短,MA都能跟蹤。沒有趨勢是MA不能跟蹤的。 2、 MA非常穩定。我們說它穩定,是因為它很忠實地跟著趨勢走,不會像K線那樣經常多空不定、跳來跳去。在多頭趨勢中,MA會一直保持上升;在空頭趨勢中,MA會一直保持下降。 3、 MA非常靈活。我們說它靈活,是指不同時間周期的MA能夠反映出不同趨勢的運行態勢,比如5日MA能夠追隨快速、短暫的趨勢,30日MA能夠追隨中期趨勢,60日MA能夠追隨慢速、長期趨勢等。 4、 MA應用范圍廣泛。期貨可以用,股票可以用,甚至凡是用高低、數字表示的事物,比如各種指數、天氣預報等等,都可以用。 5、 MA簡單直觀。價格經過平均計算后,用一根線來表示,非常簡單,非常直觀,可以說一目了然。 二、移動平均線的使用 1、判斷市場的狀態。 市場有兩種狀態,并且只有兩種,一種是震蕩盤整,一種是趨勢(上漲或下跌)。這兩種狀態,我們用MA都很容易地判斷出來:均線糾纏在一起就是盤整,均線排列就是趨勢。 2、判斷市場的趨勢。 趨勢有很多種,按道氏理論,趨勢分為: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我們使用不同參數的MA就可以判斷市場是什么趨勢。 3、判斷市場的轉折。 價格的轉折導致MA的掉頭,MA的掉頭代表趨勢發生了變化,由多轉空,或者由空轉多。 4、決定做多做空。 我們可以根據MA的方向決定自己是做多還是做空。 三、使用移動平均線的方法 1、單條MA 有不少人提倡“一根均線打天下”,均線之上做多,均線之下做空。我本人也曾嘗試過,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在于遇到震蕩的時候就會兩面挨耳光,并且是很多次,在趨勢中賺的錢虧損很多,甚至虧掉本金。因此我本人最終放棄了這種方法,但是也不能否認這也是一種方法。 2、兩條MA 兩條均線,一短一長,金叉買、死叉賣,碰到一波大行情,的確會賺很多錢。請看下圖: 兩條均線交叉交易法,盈利效果的確是好了很多,但是它所面對的問題還是在遇到行情震蕩的時候會來回虧損。我曾經研究了很長時間,賺過錢也虧過不少錢。 一個同學曾經說:他很推崇的一句話是——趨勢跟蹤的精髓就在于不斷地跟。如果按這句話一直跟一個品種,那么在遇到市場震蕩的時候,你很可能會瘋掉。例如: 3、多條MA 我們前面說過,MA具有穩定性和靈活性,時間周期可以隨意調整,短周期MA靈活,長周期MA穩定。那么,我們使用多條MA就是使用它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把兩者結合起來觀察市場、跟隨趨勢。看看下圖中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的、文華自帶的均線系統,我們還發愁找不到趨勢嗎? 多條均線更能夠讓我們看清市場的真面目: 一是均線糾纏,說明市場在震蕩,沒有趨勢; 二是均線排列,說明市場運行在趨勢之中; 三是均線向上,說明市場在上漲; 四是均線向下,說明市場在下跌。 還有其它嗎? 這樣來觀察市場,是不是一目了然、超級簡單呢?但是為什么在這么超級簡單的市場中,絕大部分人還虧損累累呢?原因有很多,包括不具備正確的交易理念、不懂取舍優化MA參數、倉位管理不到位、心態不正確、修養境界低劣等等。 MA是交易利器之一,這個不可否認,但能否用好還是要看一個交易者的綜合素質和條件。這就好比,一臺汽車,在會開的人手里,成為運載、代步、提高效率的工具;在不會開的人手里,成了車毀人亡、自他傷害的兇器。 “萬法之妙,存于一心”。 南無阿彌陀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