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湖北,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荊楚文化,作為先秦時期楚國的地域,湖北源遠流長的楚文化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源頭。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積24111平方千米,總人口404萬,是湖北第一大地級行政區和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其面積約相當于3個武漢。 恩施州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境內森林覆蓋率近70%,地質地貌紛繁多樣、自然風光瑰麗雄奇、自然生態奇特多姿,曾被美國CNN評選為“中國最美仙境”,并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地方”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風電資源豐富的恩施,不僅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還是中國的四大鐵礦之一。目前已探明鐵礦儲量13億噸,位居全國前列。此外,恩施還是迄今“全球唯一探明獨立硒礦床”的所在地,境內硒礦蘊藏量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唯一獲得“世界硒都”稱號的城市。 恩施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個少數民族,其中土家族占總人口的45%。當地的土司制度,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后共450余年。如今,恩施土司城已成為國內保存較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和土家文化的重要標志,素有“中華土家第一城”的美譽。 世間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兒第一城!有著“相親之都、戀愛之城”美譽的恩施土家女兒城,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是恩施市區商業最為繁華的街區之一。尤其每年農歷7月7日至12日的傳統“女兒會”吉日,吸引著大量年輕姑娘參與,被譽為“東方情人節”。 在恩施還生活著6.7萬名侗族居民,不同于依山而立的苗寨,侗寨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而橫跨于清江兩岸的風雨橋,就是當地最具侗族特色的民間建筑。整座橋全用木料筑成,閣樓突起,飛檐翹角,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因其便于行人躲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恩施州的地形以山區為主,喀斯特地貌豐富多彩,自然風光雄奇幽險。坐落于湘、渝、鄂三省交界處的恩施大峽谷,全長108公里,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是清江流域最美麗的一段,以氣勢雄闊的絕壁險峰著稱于世,其風景之秀美、景觀之豐富,遠勝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從巍巍古老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里,千百年來連綿不絕地流出一股神秘莫測的溪水——神農溪。這條古樸無污染的溪河,由北向南在湖北巴東縣巫峽口注入長江,溪谷兩岸綠樹荊籬,雞犬之聲相聞,遠處高山云霧繚繞,堪稱桃花源般的世外凈土,現已入選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說到石林,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云南石林,其實在恩施,還有一處被稱為“世界第一奧陶紀石林”的梭布埡石林。不同于云南石林,梭布埡石林形成于4.6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造型奇特,姿態萬千,海洋生物化石隨處可見,猶如一座海底迷宮,令人感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