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軍兵分兩路南下攻打宋朝。宋徽宗見行勢危急,不想當亡國之君,急忙禪位于太子趙桓,即宋欽宗,改元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朝完顏宗翰率金兵兵臨宋朝都城汴京,逼迫欽宗議和后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并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打宋朝,十一月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隨后俘虜欽宗、徽宗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王公、大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國,汴京城被洗劫一空,這場災難直接導致北宋滅亡,后人稱為“靖康之難“”。根據史書記載岳飛曾做的《滿江紅》是一首闡述自己理想抱負和決心的詩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詩中描繪的是洗刷靖康之恥,還我大好河山的激情篇章。但靖康之恥究竟是怎樣的回事呢?到底有多恥辱呢? 靖康之難(金人南侵路線) 靖康之難的起因 導致這場災難的原因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歷代兵家相爭的幽云十六州。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幽云十六州東西寬約600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總面積約120,000平方公里。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余的云、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處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自秦漢以來,此地區自古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戰略要地,歷朝皆派有重兵駐守。 燕云十六州 自后晉石敬瑭割讓幽云十六州以后,中原王朝至此無險可守。契丹騎兵可在一馬平川的廣袤平原縱橫馳騁。契丹民族也得以更好的接受農耕技術,從單純的游牧民族過渡到游牧與農耕相交雜的民族。到960年北宋開國,宋朝一直面對契丹鐵騎由燕云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收復燕云十六州,可以說是北宋君臣的“百年夢想”。宋太祖未能實現,宋太宗揮師北上被打敗,宋真宗被逼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被迫花錢買平安。宋朝從此才有了之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得以發展經濟。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可以說,自從雍熙北伐失敗后,這個夢想就變成了癡人說夢,再也沒人敢再提起。 北宋末期,女真部落強勢崛起,不斷進攻遼國,讓遼國在軍事上節節敗退,喪失了大片土地,這時好大喜功的徽宗君臣與金軍聯合滅遼,趁機收復幽云十六州。 金滅遼路線 但事與愿違,孱弱不堪的宋軍在對遼軍戰爭中丟了大臉,兩次攻打燕京都以死傷慘重結束,最后還是金軍前來攻克燕京。金朝在這個時間節點充分認識到了我大宋王朝的真面目,揮師南下,靖康之恥由此而來。 這場戰爭,北宋不但一點好處沒撈到,還耗盡了自王安石熙寧變法以來的積蓄。更可怕的是,軍事上的腐敗無能,讓金朝徹底得看到宋朝是如此的弱小。于是在滅亡遼國后,毫不猶豫順勢南下,打算把宋朝也滅了。 靖康之難的代價 賠款不夠,女子抵債,二帝被俘,北上金國 宋朝被打敗后,按照慣例割地賠款的要求被金人提上了議程。隨著金軍在汴京城內大肆掠奪,一向以富饒著稱的宋朝此刻也入不敷出了。國庫空虛、大片國土淪陷,繼續割地賠款已經不太現實了,于是金人提出了用女人來抵債的想法。已經是俘虜的宋欽宗也不得不在協議上簽字:以汴京城及附近的女子送給金軍。據《開封府狀》記載,因為當時沒湊夠賠款,金軍要求宋欽宗多次進貢女兒抵賬,最后被選送金軍折價抵款的女子一共11635人次,其中還包括嬪妃83人,王妃24人,公主22人,一共折合金607700錠,白銀2583100錠,另有宮女和女樂4000人當做贈品贈送給了金軍。 這些被送進金軍的女子中,首先完顏宗望挑選幾十個,然后到下面將帥挑選,一層層的挑選完,最后輪到一般官兵。后來金太宗下令分配1400名女子犒勞所有有功勞的將士,這些人中就有徽宗女兒,宋欽宗的妹妹,茂德公主趙福金,趙福金長得漂亮,被完顏斡離勒索來灌醉后強奸,這也是靖康之恥中第一個被金人強奸的宋朝公主,完顏斡離死后又被宰相完顏谷神搶到手,最終在完顏谷神手中被折磨致死。 金軍把所有女俘分成七批次,連同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皇親貴族,自開封啟程押往金國都城。路途遙遠,一路上受盡折磨和屈辱,無數婦女死在路途之中。第一批3400多名婦女經過一年的長途跋涉到達金國的時候不足一半,幸存者中十有八九患上疾病,更慘的將是更加滅絕人性的蹂躪。金國還舉行了獻俘禮和牽羊禮,被俘虜的宋徽宗、宋欽宗、宮妃、宗室、大臣等人都赤裸著上身,披著羊皮,去祭拜金國的祖先。禮儀結束后,女俘被金國皇帝和貴族、大臣瓜分,其中一部分被迫為金人生下后代,更有不少經過了非人的摧殘之后死去。亡國之痛,女性承受恐怕更多,當國破之時,她們往往成為了敵人的玩物。 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父子被押解到金國后,還被金國皇帝封為重昏公和昏庸候,這封號位同爵位,只不過名號煞似羞辱,諷刺他們兩位皇帝昏庸無能。 宋徽宗、宋欽宗 宋徽宗被關押于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后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囚禁期間,宋徽宗受盡精神折磨。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國城,享年54歲。 紹興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金國皇帝完顏亮命、宋欽宗和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賽馬球。耶律延禧善騎術,企圖縱馬沖出重圍逃命,結果被亂箭射死。欽宗皇帝身體孱弱,患有嚴重的風疾,又不善馬術,很快從馬上摔下,被馬亂踐而死。 靖康之難的結果 一:北宋滅亡 隨著宋徽宗與兒子宋欽宗以及皇室、皇族、貴戚、近臣、各種工匠等多人被押往金國,也宣告了北宋滅亡。其實在宋徽宗趙佶繼位后,北宋實際上已是強弩之末,官吏腐敗,軍心潰散,整個國家只是在苦苦支撐,剛即位時宋徽宗還會整頓朝政。可是沒多久就開始逐步懈怠政務。 當時北宋國庫捉襟見肘,宋徽宗為解決財政困難,政和元年(1111年)設立“西城括田所”,專門用來搜刮民脂民膏。許多農民交不起沉重的賦稅,紛紛起兵反抗。其中有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方臘在今安徽歙縣的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這些農民起義沉重的打擊宋王朝的統治。當金人南下,不費吹灰之力即可覆滅宋王朝。 二:宋室南遷 汴京淪陷后,當時的康王趙構于靖康元年(1126年)在相州建立大元帥府,就任大元帥,靖康二年(1127年)逃到南京應天府,即位當皇帝。改元建炎,后人稱宋高宗。 宋高宗 后來面對金人南下,把都城遷至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疆域 三:經濟重心南移 隨著金軍的兩次南侵,北方地區大多數地方被毀,民不聊生,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遷往南方。此時北方的經濟已經受到嚴重打擊,加上無數難民遷至南方,也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使南方經濟開始慢慢超越北方,人口的增加也加強了南方的軍事力量,抵御金人的南侵,使得宋王朝又延續了一百多年。 總結: 靖康之恥可以說完全擊破了宋朝高層統治的信心。后來即位的南宋高宗趙構更是將對金國的政策傾向于求和而不是力圖光復中原。金兵破城后的燒殺搶掠及被俘虜的王室大臣遭遇,嚴重打擊了南宋當朝統治者的信心,偏安一隅似乎成為他們的唯一選擇。我們所熟知的抗金英雄岳飛等將士浴血拼殺,剛取得一定戰果就立即被“十二道金牌”勒令退兵,隨后含冤而死。靖康之恥的影響似乎都一直伴隨著整個南宋,以至于在對待金國態勢上完全處于被動之中,一旦遭遇金人南侵,就以賠款割地求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