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雖然不是國內純粹意義上的旅游城市,但是每個國人心中仿佛都有“上海情結”,去陸家嘴看看東方明珠,去外灘看看萬國建筑,所以每年的節假日上海總是國內最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不過游客除了在欣賞國際化大都市之余,似乎對上海本地的方言也特別的感興趣,閑來無事總喜歡模仿上海人的語調學上幾句,不過其中有一句上海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方言,外地游客卻始終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上海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這里匯聚了吳越江南語言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上海方言,它既傳承了這座城市的文化血脈,又承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其實上海是座移民城市,在它的方言體系中,匯集了太多的蘇州和寧波方言,比如“儂”和“阿拉”,都被外地游客所熟悉的,但是上海人常說的“拎得清”究竟是什么意思,知道的外地人就不多了。 ?“拎得清”是老上海人最常用的一句上海方言,不過比起“儂”和“阿拉”,“拎得清”這句話所包含的意思實在是有點豐富,當下中國很多年輕人會說“靠譜”,上海話“拎得清”中其實也包含靠譜的意思,但是其中還包含著精明,效率,聰明,會察言觀色,能善解人意等很多的意思,這三個字從上海人嘴里說出來,可謂是意味深長。 ?很多上海人說“拎得清”是上海人對自己的最高評價,同時也是最嚴的要求,是上海人獨有的一種個性,一個“拎得清”的上海人通常不需要別人指點,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一個“拎得清”的上海人不需要別人把話說得太明白,就能從對方的只言片語中,領會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一個“拎得清”的上海人都懂得尊重他人,從不為難別人,也不輕易欠別人的人情。 ?在很多老上海人看來,做事情思路清晰,觀察事物洞察力強,還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人都是他們眼里“拎得清”的人;其實上海方言真的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它比普通話所要表達的意思更耐人尋味,有些含義只能意會不能言喻,也許這就是上海方言最大的魅力所在,“拎得清”這句話,也正好詮釋了這一點。 ?其實在國內,很多人對上海人一直以來都有誤解,認為上海人精明,自私,小氣,排外,其實正因為上海人“拎得清”所以才給人這種錯覺,在上海人的思維方式中,“拎得清”就等于識時務,遵守游戲規則,有契約精神,講文明懂禮貌,是作為一個上海人最起碼的素質,同樣只要你夠“拎得清”,無論你是哪里人,上海人都會用一顆海納百川的心來包容你。所以上海方言“拎得清”不是一個普通的外地游客,就能理解得了的。 ?您去過上海嗎?聽得懂上海方言嗎?對于上海話“拎得清”的含義你又能理解多少呢?談談您對這句話的看法,期待您的精彩點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