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肉松麻薯紅豆芋泥包—— 這款面包之所以名字這么長,是因為它集合了幾乎所有好吃的網紅元素——不管是滑嫩拉絲的麻薯,還是咸甜平衡,口感沙沙的蛋黃、肉松和蜜豆,或者香醇的芋泥,在這里都能找到。而且這幾種味道搭配起來意外的協調,每一口咬在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美味,讓人充滿驚喜。怪不得今年成為許多西點店的招牌產品,很多年輕人要排隊買來吃。 它的制作方法和普通夾餡小餐包類似,因為內餡比較豐富,所以稍麻煩一些,不過并不難,自己在家就可以做。接下來一起看看做法吧。 用料: A.面包體:牛奶200克,酵母粉4克,高筋粉380克,雞蛋1個,白砂糖40克,鹽2克,玉米油20克。 B.內餡:咸蛋黃9個,肉松180克,蜜豆150克,麻薯餡適量,芋泥適量。 C. 麻薯餡:糯米粉180克,玉米淀粉55克,白砂糖70克,黃油(或玉米油)15克。 D.芋泥:芋頭100克,水少許。 E.裝飾:蛋黃1個,水少許,椰蓉少許。 做法: 1. 先準備好制作面包的食材。面團要經過兩次發酵后再烘烤,組織更細膩有彈性。面團發酵的同時,也為制餡留出了合適的操作時間。 2. 將牛奶、酵母粉、高筋粉、雞蛋、糖和鹽依次倒入廚師機和面桶內。注意糖鹽不要直接接觸到酵母,會影響發酵效果。 3. 啟動廚師機和面。如果家里沒有廚師機,手動和面也可以。 4. 和成光滑的面團后,倒入玉米油,繼續和面到完全吸收,起筋。剪一塊面團,能抻開稍厚的膜即可。這個狀態的面團制作小餐包正好,如果要制作吐司,還要繼續和面到完全擴展階段,即能拉出又薄又不易破的手套膜。 5. 接下來將面團滾圓,放入大碗里,蓋好保鮮膜,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發酵。夏天室溫較高,室溫發酵就可以,如果是冬天,最好放入烤箱內恒溫發酵。 6. 大約50分鐘左右,面團可發酵為2倍大小,第一次發酵就完成了。 7. 趁面團發酵的時候,來制餡。準備好咸蛋黃、蜜豆和肉松,芋頭刮皮切塊。 8. 做麻薯餡,準備好各種材料。 9. 將糯米粉、玉米淀粉、白砂糖倒入大碗中,攪勻到無顆粒狀態,蓋好保鮮膜,和芋頭塊一起放入蒸鍋,大火蒸25分鐘。 10. 蒸麻薯和芋泥的同時,把第一次發酵完成的面團排氣揉勻,分成大小相當的9塊,每塊約75克,滾圓后蓋好餳面10分鐘。 11. 將咸蛋黃放入微波爐,中火加熱30秒,約加熱3次之后,蛋黃就熟了,放在一邊晾涼。再把蒸熟的芋頭碾成泥。蒸熟的麻薯餡趁熱拌上黃油,攪勻后晾涼。 12. 接下來開始包餡。把一小塊麻薯、芋泥、一個咸蛋黃,和少許蜜豆、肉松放在一塊兒保鮮膜上,包起來擰成團。 13. 取一塊餳好的面團搟成圓片,將成球的餡料放在中間。 14. 像包包子一樣,一邊收口一邊將餡料往內壓,最后捏緊封口。 15. 將接口朝下,放在烤盤中。每個中間要留出一定空間,這次放入烤箱中進行二次發酵。 16. 設置發酵溫度為28度,發酵30分鐘左右。 17. 待發酵到1.5倍大小,在表面刷少許蛋黃液(蛋黃加水攪勻),再灑一點椰蓉。 18. 放回烤箱中層,上下火160度烤25分鐘左右,取出晾涼,就可以吃啦。 小提示: 1. 我使用的白砂糖是甘汁園雙碳白砂糖,未經硫化處理,質地純凈無雜質,安全放心。 2. 烤盤是學廚60X40不粘大烤盤,能放9個150克的面包,空間夠大,不會發生粘連;烤箱為柏翠PE5609,60升容量,放入這個尺寸的烤盤正好;廚師機為Kitchen Aid。 3.內餡包入面團之前,一定要晾涼到不燙手的狀態,不然會影響二次發酵的效果。 4.做好的面包每個約重130-150克左右,個頭與菠蘿包類似,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餡料的比例和整體的大小。 5.由于天氣炎熱,做好的面包最好密封陰涼處保存,2天內吃完。不要冷藏,會加速淀粉的老化,影響口感。可以直接冷凍,吃的時候拿出來自然解凍,再復烤一下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