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 小冬瓜 黑皮冬瓜 冬瓜,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粗硬毛和長柔毛,雌雄同株,花單生,果實長圓柱狀或近球狀,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種子卵形。 冬瓜果實除作蔬菜外,也可浸漬為各種糖果;果皮和種子藥用,有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 溫度及日照要求: 冬瓜種植要選擇溫暖光照好的地塊 冬瓜適于溫暖又能耐熱。種子發芽快慢主要受溫度影響。適當浸種后再30~33℃下催芽,約36小時便陸續發芽,25℃以下發芽緩慢,發芽率降低。幼苗適于稍低溫度,以20~25℃為宜。果實發育適于25~34℃。 冬瓜屬短日照植物。在短日條件下可提早發生雌花和雄花。在短日低溫下,有時會使植株先發生雌花然后發生雄花。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反應不敏感。抽蔓期和開花結果期適于較高溫度和較強光照。 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通常2月初育苗3月初定植,小拱棚或地膜覆蓋栽培可適當提前。夏秋植播期為6月末至7月初。 冬瓜育苗 苗盤育苗 *冬瓜種子由于種皮厚、富含角質層,同時組織較松,不易下沉吸水,所以發芽時間很慢,這時我們就可以對冬瓜種子進行催芽,這里推薦兩種催芽方法: ①催芽前,先把瓜籽磕開(裂縫),注意別破壞生長點,放在消過毒的毛巾里,保持適當的水分,不用浸種,在30℃的恒溫下,4天基本發芽,而且比較整齊。 ②開水燙種:播種前先用冷水泡半小時,洗凈搓掉粘液,再倒入60~70℃的熱水,隨倒隨攪拌,待水溫降至35℃時停止攪拌,放在25~28℃的地方,泡20~30小時。然后撈出晾干,用棕皮包好,置于26~30℃處催芽。一周左右出芽,即可播種。 營養缽育苗所需營養土要提前制備,可選用烤曬過篩的肥沃園土或火泥灰,腐熟豬、牛糞渣,谷殼灰等混合而成。3者體積比約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鉀復合肥,其加入量一般控制在0.2%-0.3%為宜,并要求整細混均。播種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澆水,但切勿水分過多,以防漚種爛根,只須保持土壤潮濕即可。 2.施足基肥。畝施土雜肥2000kg以上,開花結果期結合中耕施重肥。冬瓜生長期長,植株營養生長及果實生長發育要求有足夠多的土壤養分,必須施入較多的肥料。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并增加單果種子生產量。 3.適當密植。推薦種植密度為春季500株/畝,秋季550株/畝。緩苗時進行搭架引蔓上架,也可不搭架直接爬地栽培,但爬地栽培往往病蟲害較多,同時,畸形瓜也多、產量低。搭架在開始伸蔓時進行。架式有平架、籬架、拱架3種。當瓜蔓長有16-18個節時便可引蔓上架。上架后按每20-30厘米用繩綁蔓1次,結合綁蔓去掉側枝、卷須和多余的雌花。 4.開花期如遇陰雨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和產量。早熟冬瓜因果小,每株可留果2-3個,以增加產量。一般第一瓜多發育不良,大多選留第2瓜胎及以上的瓜。為提高坐果率,可采用人工授粉。花期可用濃度為100mg/km2,防止落花落果,大瓜應實行吊瓜 5.病蟲害防治:春季預防疫病、秋季預防病毒病,同時要及時防治薊馬、蚜蟲、粉虱危害。 6.及時采收。冬瓜在花凋謝后30-35天即可采收。采收前,不宜施肥或澆水,以利增強冬瓜的光合作用,減少冬瓜的含水量,這樣才能提高冬瓜的貯存時間。采收時一般是用剪刀剪下來,以免瓜蔓被拉傷,瓜果也要輕拿輕放,不能碰傷,以便于存放。但是,冬瓜成熟后就收,如果是過晚采收的話,冬瓜過于成熟,其肉質將會變軟,不耐貯運。冬瓜成熟后,它表皮色深,絨毛很少,為提高其經濟效益,可以提前上市。 及時采收 及時采收 及時采收 |
|
來自: 雨露plngq5r52x > 《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