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最近的熱播,又帶火了科幻、穿越劇話題的討論。 男主范閑,自帶現代人的記憶出生在看似古代,實為未來的慶國,早逝的母親身世成謎,從小跟隨高人學醫學藥理,練秘籍武功。 進京后,與一眾人物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行事舉止總不按套路出牌,新奇花樣多,為人赤誠,不僅贏得了一眾追隨者,也屢次讓自己化險為夷。 從國內穿越劇的鼻祖《穿越時空的愛戀》,到后來的穿越經典《宮》、《步步驚心》,穿越劇每每總是能調動我們的神經,形成群體狂歡話題。 因為它帶給我們一種可能:即使我只是個普通人,但是穿越后,因為對歷史能夠先知,能用現代文明和思維對古代人進行“碾壓”,在古代形成了降維打擊之勢,一路逆襲開掛。 雖然“穿越”在生活中并不現實,但因“穿越”而帶來的“降維打擊”的啟示,卻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變得更加游刃有余。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普通人如何通過“降維打擊”,實現個體的逆襲。 01什么是“降維打擊”?“降維打擊”也叫“降維攻擊”,最早出現在中國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科幻巨作《三體》中,說的是通過把攻擊目標本身所處的空間維度降低,致使目標無法在低維度的空間中生存。
“降維打擊”在商業領域里有許多經典案例。如早年360做免費殺毒軟件,對以瑞星為代表的收費殺毒軟件就是個”降維打擊”,因為360改變了整個殺毒軟件行業的游戲規則。 再如微信,對傳統通訊運營商靠通話時長、短信條數等收費,也是將通訊行業的傳統盈利模式做了“降維”。 范閑,原本只是一個有現代思維和記憶的普通人,因為帶著高維度文明跌落到古代,跟周圍的古代人比,反而像是把其他人拉入了一個低維度空間中。 02什么情況下會形成“降維打擊”?第一: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是形成“降維打擊”最直接的原因。 信息不對稱,是指一方沒有辦法獲得跟另一方一樣多的信息,從而使掌握信息更多的一方,可以憑借截斷信息、控制話語權、引導價值觀等方法,具有更多優勢,使信息少的一方處于劣勢。 范閑為什么人未到京都就家喻戶曉?因為在那個沒有曹雪芹的時代,他已經把《紅樓夢》給默寫了出來,并在京城大家閨秀的圈子里廣為流傳。 范閑為什么被看作整個慶國的“文壇希望”?因為在大家不知唐宋的時代,他靠背杜甫的一首《登高》在宴席上出了風頭,連皇帝和長公主都對其文采稱道。 而后,又在宮廷宴會一口氣背出了百余首唐詩宋詞,篇篇經典,聽得那個時代的眾人目瞪口呆,驚為天人,直接封其為“詩仙”。 站在比你高一個信息維度的層次,用低維世界根本無法想象的武器,攻擊的效果往往是:我不是針對你,而是將你的整個世界拍平。 第二:能力不對稱“田忌賽馬”的故事我們都不陌生,就是利用了能力不對稱和特殊的戰斗策略,把高水平對手帶入到你能適應的節奏和環境中的經典例子。 用下等馬跟對方的上等馬比,上等馬跟對方的中等馬比,中等馬跟對方的下等馬比,三局兩勝,贏了最終比賽。 能力不對稱,是能形成“降維打擊”最普遍的原因,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對方的能力有清晰的判斷,避其鋒芒。 范閑在穿越后,武功,是可以跟四大宗師比肩的五竹叔鍛煉出來的。醫學藥理,是監察院的用毒高手費介教的。 但是范閑很聰明,面對同樣家世顯赫的紈绔公子郭保坤時,范閑從來不拿出身說事,直接背地胖揍一頓。第一次見武功高手滕梓荊時,在劍上用毒使其不能發力,不給對方打的機會。
第三:思維不對稱“降維打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轉換思維。不按套路出牌,不按強者的既有游戲規則行事,甚至是自己創造了一套新規則,成為主導新規則的人。 范閑作為現代人,思維里沒有古代那一套綱常倫理、男女授受不親的約束,顯得行事大膽,想法清奇。 追心上人時,第二次見面就拉著姑娘的手,問對方成親沒有。為了見心上人,隔三差五深夜跳墻翻窗,死纏爛打,吐露真心。 這一套現代追愛男孩的攻心秘籍,放在古代新奇又管用,為什么? 因為能夠實現“降維打擊”的根源,就在于我們擁有比別人更高維度的認知。 高維認知的人,格局和視野往往也更大,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就是這個道理。而低維度的認知,會讓人糾結于問題本身,久而久之,便成了井底之蛙。 03普通人,怎么實現“降維打擊”逆襲呢?首先,多渠道獲取信息,擁抱更多信息源人之所以會有焦慮和不安,多是源于我們對未知的恐懼,而緩解未知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多地獲取、篩選和利用信息。 信息不對稱在任何時候都存在,想完全消除幾乎不可能。 作為一個普通個體,能力和時間有限,想獲得更多跨維度的信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借勢”,與掌握更多信息的人交朋友。 《慶余年》里,郭麒麟扮演的范閑弟弟,在知道《紅樓》是范閑所寫后,一門心思拉著范閑合伙開書局,賣書賺錢。 《穿越時空的愛戀》里,朱元璋的二兒子在吃到女主做的美味烤鴨后,看見了商機,纏著女主入股一起開烤鴨店,教他做烤鴨。 在各類社交平臺、APP應用軟件很多,許多人抗拒接觸和了解,但這確實是接收各類信息最快最好的方法。要知道,時代拋棄你時,連聲再見也不會跟你說。 如果不能改變它,那就去擁抱它。 其次,避免在對方優勢領域正面硬剛
這就是找到對方最薄弱的環節,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消解要件來打破對手的慣性生存條件,以自己的優勢對抗對方的劣勢,實現以小博大。 對方用缺點跟你的優點打時,它的維度就被降低了,從三維被二維化,甚至一維化,空有其他實力卻發揮不出來。 原本在高維空間里不成問題的問題,也就變成了對方的問題。 《慶余年》里的長公主行事狠辣,更是一手策劃殺了范閑的摯友滕梓荊。長公主故意叫范閑進宮,告訴他這件事,想要激怒他,逼他在宮里動手。 范閑知道宮里是長公主主場,必扳不倒她,于是隱忍不發,按捺下來,終于在找到了長公主賣國通敵的證據后,通過散布“小廣告”的形式,把長公主拉下神壇,趕出了京城。
最后,排除雜念干擾,走出“中途鎮”陷阱人很容易滯留在一個叫作“中途鎮”的地方。即因為人總是身處一個當下環境,周圍存在著許多雜音、誘惑,當我們朝著目標前進時,大多數人都會走著走著就停下來,陷入到一個困境里:不知怎么做,不停在思考,但是很難繼續行動,甚至忘記了最初的目標是什么。 “降維打擊”可怕的地方,也是在于我們經常被拉入低維度而不自知,逐漸迷失了自我。 范閑即使有主角光環,也同樣不能幸免。身處紛繁的封建社會,被卷入太子和二皇子的權位黨派之爭,因失去摯友滕梓荊而怒殺兇手報仇,被裹挾進慶國、北齊的國家較量中…… 所幸,范閑初心不改,除了一路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就是要在這個世界好好生活。 低維度的焦慮和恐慌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從二維到三維,二維世界的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們需要的,是打開三維世界的鑰匙。 而鑰匙,就是能夠排除外界噪音,抵擋各種誘惑,繼續前進。 “知而不行,是為不知”,當你像哈姆雷特一樣總是反復思考“to be or not to be”時,它就永遠是困擾你的問題,認知也就陷入到一種不自由的狀態。
心沒有掛礙時,內心也就沒有恐懼。遠離外界的噪音、欲念和是非,最后才能達到內心的寧靜,實現認知的自由解放。這也正是打開更高維認知,避免被拉入低維的方法。 結語作為普通人,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渴求像穿越劇中的主角一樣,在另一個世界里游刃有余,逆襲成為贏家。
因此,只要我們能夠最大限度解決信息不對稱、能力不對稱、思維不對稱的問題,排除干擾和雜念,堅定內心最初的目標,想要通過“降維打擊“”實現逆襲,不管穿越與否,都并非不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