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場災難,你的情感反應會是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恐懼,擔憂,焦慮,尋求安全的沖動讓人產生應激反應,開始逃避災難,尋找安全。我會不會也得病,我是不是快死了,我能挺過去嗎?恐懼甚至會讓我們喪失理性,聽風就是雨,搶口罩,囤積物資,排斥湖北人,甚至歧視他們。更有甚者,生發疑病癥,寢食難安。 第二反應會是同情,憐憫和心痛,看到很多深陷災難中的人,看到他們無望的表情,死去的身影,無望的呼救,恐懼的吶喊,心生同類的憐憫。我們最后只是運氣好,才得以避免他們所經受的苦難啊。我們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分享救助信息,吶喊助威,乃至于對各種無能的舉措憤怒,發火。發火,是正常的。 第三反應是感動,感動那些災難中的英雄,舍生忘死,舍己為人,智勇雙全,有勇有謀,甚至,一些小細節也會讓人感動,災難中堅持看書的病人,偷偷丟下一兩萬元就走的環衛工人。感動,是很多人希望我們有的情緒,因為它不是恐懼,也不是憤怒,它激發同情和團結,問題在于,感動無法代替赤裸裸的痛苦,在這個時代,個人始終是無力的,即使他是英雄。 第四反應也許是愧疚,無助,自責,感到自己無法做出任何貢獻,無法參與到災難的抗爭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病魔肆虐。以至于覺得所有的享受和正常的快樂,對他們都是殘酷。我們的憤怒無果,感動無力,同情無法轉化為行動。 第五反應也許是適應,是恢復正常乃至于平淡,無感,乃至麻木。發生的好像是遠方的災難,就像敘利亞的戰火、歐洲的恐襲,或者非洲的更多的傳染病,而不是自己的同胞,不是自己認識的朋友。唯一的感嘆就是自己還活著,還健康,還平安,還沒有成為那個不幸的人,還可以吃喝拉撒,喂馬劈柴。我們喪失了共同體的意識,成為了一個孤獨的個體。 第六反應,希望大家都不會有的反應,那就是嘲笑,逍遙,戲謔乃至荒謬,好像生死沒有區別,幸福與不幸沒有區別,愛與恨,苦與樂,都是一樣的,歷朝歷代,永恒輪回。人類渺小如螻蟻,何來永生之感嘆。苦難都是常態,何必那么在意。趁著還活著,過自己的小日子,有自己的小確幸,忘掉一切束縛去自由地活著。 只是為了合群,發一些感時憂國的文字,媚俗而已。貪生怕死,盡可能地活下去,虛無而已。 人們害怕恐慌,社會群體性的發狂。但是我更害怕絕望,浸透靈魂的麻木和虛偽。 希望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情感力量,戰勝這場觸及身體、生命和靈魂的瘟疫。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