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一幅絢爛多彩的畫卷,詩人的筆下既有少年壯志,也有滄桑歲月,既有明山秀水,也有大漠紅塵。唐詩留給世人最珍貴的財富,不僅僅是優美的語言文字,更是蘊藏在詩句之間的處事態度。面對挫折時的百折不撓,面對逆境的永不放棄,這些精神流傳至今,感染了無數人。 面對困境,李白會說“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杜甫會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劉禹錫會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其實詩人們也不是都這么“強硬”的,有的時候他們也會適當的看開一些,學會放棄,比如被稱為“詩佛”的王維。王維長居山林,繪畫作詩,更喜歡彈琴,他的詩一如他的生活,不刻意鋪陳,一切自然隨性,美妙空靈。王維的一生深受佛教思想影響,面對山窮水盡之時,王維的回答自然也是充滿了禪意。 終南別業 唐 ·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出身名門望族,風姿俊朗,少年成名,詩歌與文學、音樂與繪畫,多種藝術領域王維都很擅長。要論大唐最紅的詩人,非王維莫屬,就連玉真公主都十分傾慕于他。但是命運沒有一直青睞王維,后來人到中年,家庭變故,妻子難產,孩子死去,自己又仕途不順。從那開始他便生出歸隱之心,于是他吃齋奉佛,大約四十歲后,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 這首《終南別業》是王維隱居之后所寫的,此詩描寫作者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開篇二句,由“中歲好道”“晚家南山”點明詩人隱居奉佛的人生歸宿和思想皈依。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鄙搅值纳钭栽跓o比,興致來臨之際,每每獨往山中信步閑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詩人自己能心領神會?!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在山間信步閑走,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溪水盡頭,似乎再無路可走,但詩人卻感到眼前一片開闊,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風起云涌。一切是那樣地自然,山間流水、白云,無不引發作者無盡的興致,足見其悠閑自在。這是一種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生活態度。 對于困境的態度,王維可謂看明白了。既沒有和自己較勁,也沒有糾結難受,反而是一種自由隨意的態度,既然無路可走,不如學會放下,就在這山水之間感受難得的清閑,也許如此,前途就明朗了。 ?人生充滿了未知,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就像這場疫情,來的如此突然,令人措手不及。許多人感到彷徨和無助,但是因為在家不出門也讓一些人收獲滿滿,感受到宅在家里的有趣生活:研究美食,學習技能,看書充電,和家人交流感情等等。其實生活中沒有絕路,只有絕處逢生。或許當你堅持著最后發現行不通的時候,轉機就在眼下了?!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這是王維給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放下一些桎梏和枷鎖,人生就會變得開闊了,沒有必要總和自己較勁,人無完人,總有缺點,不如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活著。人生處處有風景,看似尋常的生活,其實細細尋味,這些最簡單,最尋常的,都是人世間最美的藝術。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