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學習書法離不開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將永字拆解成八個筆畫分別是:點(側法)、橫(勒法)、豎(弩法)、鉤(趯法)、提(策法)、撇(掠法)、短撇(啄法)、捺(磔法)。在永字八法中,沒有現在書寫中最常用的折,包括橫折、豎折等等,而啄法在硬筆中除了永和水,主要應用在宀,冖和買的橫鉤上,將折取代了啄,形成了硬筆常用的八個筆畫,分別是:橫、豎、撇、捺、點、提、鉤、折。
硬筆書寫永字八法淺析——及如何通過刻意練習練好永字 《硬筆楷書精品課》(曾用名《硬筆楷書從入門到精通》) 入門的目標:熟練掌握最最最常用58字。掌握基本筆畫、基本結構、辨識美丑。 初級的目標:系統學習結構。熟練拆解結構、讀懂字帖、碑帖。 中級的目標:系統學習筆畫,系統梳理八大筆畫。掌握筆畫應用及變化。 高級的目標:(系統學習部首,近期會發布)
概述筆畫橫
起筆輕頓,由右上撇向左下方,當行至三分之二處時漸提,順勢輕快撇出。——摘自朱濤《鋼筆字循序練習冊》 撇和捺經常結對出現。撇捺在漢字結構中如同人的四肢,所以一定要寫得舒展大方。寫撇捺時常見的毛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不夠舒展,過于拘謹委瑣;而是不加控制,伸展無度。——摘自曹長遠《師范硬筆書法教程》
撇筆對于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難的一筆,第一個難點在于弧度,練習楷書,撇筆要有一個輕微的弧度,往往練習中有了弧度、路線就會出錯,路線對了、弧度往往就不對,或直或弧度過大,撇筆都是失敗的。 撇筆對于初學者第二個難點是出鋒,出鋒即寫出一個尖,鋒是漢字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色,沒有鋒的漢字如印刷體一樣死板,有了鋒、再加上撇筆的弧度,讓漢字充滿了動態的靈性。如果說豎筆負責端正、橫筆負責穩重,那么撇筆負責生動。 作為初學者,撇筆盡量也分四步完成:起筆、中間行筆、出鋒前頓筆和出鋒。 豎筆可以簡單可分為:橫撇、斜撇、豎撇。 橫撇 橫撇比較簡單,因為短小、只有起筆和出鋒兩筆,不需要弧度,接近永字八法的啄法,起筆后快速出鋒。所謂啄不可緩,緩則失勢,要的就是干凈利落,角度最重要。

斜撇 斜撇為撇筆最為常見的形態,大體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撇筆作為主筆出現;撇筆和捺筆成對出現、寫成人;撇筆和其它筆畫組合出現。 撇筆作為主筆。此類字不多,把撇筆寫好,字就差不多及格了。
 撇筆與捺筆成對出現、寫成人。多數在上方出現,覆蓋下方的筆畫,也有在中間出現,總之人出現在字里,絕大多數都要伸展。撇捺的平齊關系中,可以撇捺底部平齊,或者撇的底部略低,捺的底部略高。
 撇筆和其它筆畫組合出現。撇和土(者、老、考)出現的字不多,但是特色明顯,且都是常用字,這類字基本不遵循橫短撇長的結構特征,橫長撇長,且撇筆對姿態貢獻最大。其它情況,撇筆和捺筆同時出現,但不是人字,基本用法相同,可以撇捺平齊,可以撇低捺高。 
豎撇
豎撇大體可以詳細分成三類,普通豎撇、風的撇和豎彎撇。 普通豎撇,前半階段可以看成豎,行至末端轉彎出鋒,豎筆本身最好略有弧度,這類字不多,掌握也比較容易。
 風的撇,也有人稱為風撇,最多的應用在風、鳳、凰、夙,最多加上繁體字風就沒有了,風撇向內凹進大概一個筆尖的弧度,這個弧度讓風結構的字更加俊秀,初學者可以不強求,寫習慣了自然就寫出來了。還有,幾及凡,可以寫成普通豎撇也可寫成風撇也行。
 豎彎撇是豎撇中(也是撇筆中)最難、最難的筆畫,上半部分起到全字脊梁的作用,寫直、寫挺,位置還要準確,下半部分卻開始出現彎曲的弧度,而且弧度很大,最后還要出鋒,出鋒的長度還要注意與全字配合,不可太長。好在這類字不多,如大、火、央和下面例字,只要多加練習,不難熟練掌握。
 單字結構卡片

大小——長:整體字形長。 中軸——左輕右重:左面占地少,右面占地多。 收展——左下右重:左邊撇筆伸展,右邊橫筆伸展。 斜正——橫筆斜式:橫筆稍斜,全字顯得穩重。

大小——方:撇捺展開,全字成方形。 中軸——中豎居正:左右基本對稱,中豎必須寫在中軸上。 收展——撇捺伸展:撇捺結合的字,都要伸展,禾因為中橫略長,所以左面的撇筆略有避讓。 平齊——撇捺平齊:撇捺底部平齊是基本規則。 參差——中宮收緊:橫豎撇捺交叉的位置在字心附近,字心處一般成為中宮。



大小——長:如圖,全字是個長字。 收展——下展:如圖,撇筆要伸展出去。 等距——斜筆等距:如圖,最重要的結構特征。 斜正——字身斜:整體是個斜字,注意斜的姿態。

收展——中橫伸展:中橫拉開,全字最寬。 中軸——中豎居正:豎筆在豎中線上,。 等距——橫檔等距:如圖,上下的等距關系。 斜正——中橫斜式:中橫不但要長,而且要斜。

大小——長:少字,整體是個長字。 中軸——中豎居正:少整體形狀不規范,但是豎筆要在中軸上。 斜正——字身斜:漢字在發展過程中,有些字因為各種原因,字身本身就是斜的或者說不正。 迎讓——兩點呼應:左點低,右點高,除此之外,為了避讓撇筆,右點還要高一些。




大小——方:金主體是個方字,可以寫扁,不可寫得太高。 中軸——左右對稱:左右筆畫沿中軸對稱。 收展——撇捺伸展:如圖,撇捺伸展出去是全字最重要的結構特征。 等距——橫筆等距:如圖,人到橫占據約兩個比例的等距。 迎讓——空間留白:人在上的最重要特征,盡量和下方部首留有非常小的空隙。




收展——中橫伸展:中橫不但是全字最寬,還要兩端拉開,伸展出去。 中軸——中豎居正:土的中豎居正。 等距——橫筆等距:如圖,橫筆間距相等,上下可以各自等距。 斜正——下部右移:如圖,日的中心右移,不在豎中線上。

收展——中橫伸展:中橫不但是全字最寬,還要兩端拉開,伸展出去。 中軸——中豎居正:中豎一定要在中軸線(豎中線)上,匕的豎筆可以略右移一點點。 等距——橫筆等距:如圖,橫筆間距相等,上下可以各自等距。 斜正——中橫斜式:如圖,長長的中橫,必須寫成斜式。

收展——中橫伸展:中橫不但是全字最寬,還要兩端拉開,伸展出去。 中軸——中豎居正:土的中豎居正。 等距——橫筆等距:如圖,橫筆間距相等,上下可以各自等距。 斜正——中橫斜式:如圖,中橫要斜,與撇筆形成一種獨有的姿態。

收展——撇捺伸展:撇捺伸展,上蓋下結構。 中軸——左輕右重:左面撇豎向行筆占地少,右面捺橫向行筆,占地多。 平齊——撇低捺高:左面撇豎向行筆末端低,右面捺橫向行筆,末端高。 等距——橫檔等距:兩個點的位置,與上方口的高度有個大致的等距關系。





平齊——上平:左面部首小則上平。 等距——豎筆等距:如圖,五個豎筆間距相等。 等距——橫檔等距:保留右面部首的等距關系。 迎讓——右下豎筆:右下豎筆,低于全字主體部分。





收展——上收下展:嚴格來說是中間最窄,下方最寬。 中軸——中豎居正:皇下方的王,中豎在豎中線上。 等距——橫筆等距:皇加上上下一起,橫筆等距。 參差——左短右長:如圖,左面筆畫短于右面筆畫。






字帖(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