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分型證治經驗 老朽調理心悸不寧,分三個類型,一為水飲內停,投茯苓、白術,用苓桂術甘湯(桂枝、白術、茯苓、甘草);二為陰虛熱擾,投酸棗仁、知母,用酸棗仁湯(酸棗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三為心陽與氣不足,投桂枝、人參,用桂枝人參湯(桂枝、干姜、白術、人參、甘草)。其中茯苓、酸棗仁 有鎮靜功能,三方均可選擇應用。1992年于山東中醫學院門診部組一處方,治療神經衰弱心悸、失眠、易夢、有恐懼感,計桂枝9克,酸棗仁30克,茯苓15克,知母6克,人參6克,甘草3克,龍齒9克,紫石英15克。每日 1劑,水煎分3次服,連續10天,都見效果。因遵循仲景先師遺傳所定,命名三匯湯。門人賀春光君已在武漢公諸于世。 出處:張志遠老中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