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現有高考模式最后一年,有兩個比較顯著的變化,一是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批次錄取,二是今年高考報考人數是2015年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2019年是56萬人,今年是62.5萬人,增加了6萬多。如果招生規模不跟著同比增加的話,這意味著今年的高考競爭會更激烈。 我們看一個數據,2016年一本線上沒有被一本院校錄取的人數是12358人,2017年是13600多人,2018年是14730多人,2019年是16979人,數據上看就是上了一本線而沒有被一批院校錄取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那么2020年呢,考生總數增加了6萬多的情況下,那么上了線,不能被錄取的人數可能會更多。 這里有一個最低控制線,就是一批二批分數線。批次線是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最低成績標準。河北省是按照每年招生計劃的1.2倍來劃定這個批次線。2019年,理科一批線最低控制線是502,文科是549;二批理科379,文科461.就是說招一萬個人的話,在這些備選的考生里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排隊要劃到12000人那個位置。這意味著最后的錄取,因為招生計劃一萬人的限制,必然有2000人會錄取不了。所以上線考生有可能被錄取,也有可能不錄取,不錄取的原因有可能是分低、不服從調劑或其他條件不符合等。 從河北省這幾年的情況來看,985、211這些院校,每年在我們河北省投放的招生計劃大體是穩定的。雖然不同的院校招生計劃有增有減,但是總數基本上是穩定的。那么河北省的這些學校2016年,經歷了一波擴招以后這個容量基本已經飽和,所以2020年,在考生總數增加6萬多的情況下,這些學校的擴招的余地也不大。所以總體上來說呢,今年高考考生競爭就會比較厲害,因為考生人數增加幅度比較大。 再一個,一批二批批次合并也會帶來填報方式的變化。像去年,比如我一批本科的一般分數,一批沒有錄取。,還可以參加這個二批本科的錄取。今年一批二批合并了,只有一個本科批次,投檔機會減少了,如果在本科批沒有錄取的話,那么剩下的就是只有專科了。所以志愿填報方式也要調整。 今年的本科批次線實際就相當于原來的二本線。那么還會有一個類似于一批線的分數線,就是特殊類型招生最低控制線。因為強基計劃劃、高水平藝術團、專項計劃這些特殊招生類型要求考生成績最低不低于一本線,所以還會劃出一個特殊類型招生最低控制線作參考。分數公布以后,這個參考線劃定以后,我們就可以把它當作原一本線來參考自己分數對應的院校范圍。 今年批次合并,說的就是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所以按照這個說法,我們看到這里實際上不涉及提前批和專科批。本科提前批里主要涉及的就是藝術類、小語種、綜合評價、軍校警校航海類、國家專項計劃、還有一部分中外合作、香港的兩個學校、還有一部分院校的實驗班、公費師范生、免費醫學生等等。批次合并不涉及提前批的話,那么提前批的填報方式,就不會發生變化,這只是一個預測,最后還是要以考試院公布的規定為準。按照原來那種方式提前批分兩個類別,一個是提前批A一個是提前批B。A你可以填一個學校,B可以填一個學校。a,走的是一本線,B走的是二本線,這兩個志愿,都是順序志愿。 一批二批合并能帶來的變化,首先是這個填報志愿的數量增加,難度和工作量加大。今年的合到一起的話,按照其他省份的做法,我們應該是把這兩個批次的志愿的合在一起。原來本科一批是五個平行志愿,本科二批是十個平行志愿。今年本科批次填15個志愿。這是平行志愿的院校和專業數量增加,選15個學校,每個學校六個專業。相對于原來5個或10個平行志愿,選擇難度和工作量肯定比原來大了。 填志愿的難度,很多時候并不是體現在志愿本身方面,而是家庭成員的關系和觀念方面。在這個填志愿方面,不糾結的家長真的不多。過去,填五個志愿或者十個志愿非常非常糾結,那么現在填15個志愿,可能糾結的程度更高。有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也接受參考父母的建議,這是一種比較和諧的狀態,志愿會比較順利;有的父母是威權型家長,替孩子拿主意做決定,孩子聽或者不聽都會產生后續的問題;有的呢孩子父母三岔道,各有各的想法,很難協調很難達成統一,這個的情況下志愿方案就很難確定。 其次關于填報時間。今年的填報時間因為涉及到強基計劃,它的變化比較大,最后考試復試時改在了高考分數出來后錄取開始之前。這樣的話,志愿填報時間和復試時間又交叉,這個志愿怎么設置,什么時間填,就有矛盾的地方。只能等考試院最后再確定。按照往年的狀況填報時間不會減少,有可能是是六天或七天,時間比較集中了。 第三,中等分數段的院校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分化。原來一本線上30分到一本線下30分兒這樣一個區間。去年二批里錄取分數在一本線上院校有110多所院校,一本線上20分以上錄取的在二批里招生的院校也有15所左右。這一部分它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這些院校的錄取分數會打亂,在填志愿過程中缺少了參考的依據。另一方面是所處區域位置好、經濟發達、專業精度比較高的這些學校分數會較大幅度的上升。比方說重慶郵電大學、廣東財經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上海海關、上海電力、四川外國語、天津外國語、天津師大、重慶理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等會有較大提升。相對應的一些區域優勢不明顯,一些小城市,專業比較偏冷的這些院校就會下降,回到他應該所在的這個位置。比如像原來抽到一本里這些學校,保定學院,承德醫學院。唐山學院邢臺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這樣的一批院校,受本身層次、位置的影響,會有下降。 第四,就是原來一本線上二三十分的考生在批次合并以后沒了二本去兜底的選擇。原來本一本二批次在。一本線上20分30分的一個考生,通常在一批中選擇的余地不大,就是末端那些學校。就像廊坊師范,唐山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河北農大秦皇島黃驊、邢臺學院這些學校。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可以有一個任性的選擇,可以在一批里邊去沖學校蒙學校,而且不服從調劑,蒙上了就沾光了。上不了,就去二批里邊繼續填,二批里邊還是有很多好的學校可以選擇,城市位置、院校高度、專業精度和選擇余地都比一批末端學校要好很多,像天津師大、天津科技 天津理工 重慶理工 上海立信會計等等。那么在今年批次合并的情況下,這種填報方式就不存在了。沒有了二批院校兜底。在這個本科批次里面,如果你填不服從調劑的話,這樣的風險就很大,學校退檔以后后面就剩專科了。所以在志愿填報過程里建議一定要把院校填滿把專業填滿,然后服從調劑。 第五,一本二本合并數量上能會導致院校減少。原來在一批二批里有一些院校是同時招生的。一批里有招生,二批也有招生。像天津師大大部分專業在一批招生,二批有軟件工程等專業,有些根據收費不同或者專業熱度強弱不同等分在不同批次招生,那么一二批兼招這些院校在批次合并以后,兩個招生代碼會變成一個。19年在一批二批同時招生的理科院校有70多所,文科院校有40多所。合并以后這些院校使用同一個代碼招生,所以總體上說這會導致院校數量上減少。自然每年也會有一些新升格的院校加入進來,但數目不會多。 第六,院校的錄取分數會總體上走高,一志愿錄滿率增加,需要征集的院校專業和人數會減少。對于院校來說今年批次合并,同時報考人數的增加帶來這樣一個必然結果。以19年的情況看,如果招生計劃沒有同比增加的話,不論是本科還是專科,這些院校錄取分數會呈現一個總體升高的趨勢,當然分數絕對值與往年相比高還是低還受到試題難度的影響。看下面的數據,2018年一批文理二志愿征集人數是1400多,2019年一批文理征集人數是1700多。感覺上2019年比2018年多了300多,這里面主要是河北的院校在征集,像河北工程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北方學院、邢臺學院等等,那些偏冷的專業農學、護理、生物、材料等缺額比較大。省外的院校征集人數是在減少的,2017年本一二志愿征集人數207,2018年本一二志愿征集人數183,2019年本一二志愿征集人數182。這其中也反映出考生和家長志愿填報思維的一種變化。二批中好學校好專業很多,求虛名還是務實,在一批末端分數的志愿選擇上有比較明顯的表現。 還有就是壓線錄取的這種院校越來越少。一九年本一批理科壓線的就是河北農業大學秦皇島校區渤海校區這兩個。文科里壓線的有三所,唐山學院、河北北方學院、邢臺學院,原來二本院校,拔到一批中去,本質上還是二本院校,所以錄取中分數墊底,可能還需要很多征集,這跟招生規模大也有關系。本科二批里理科壓線的只有一所學校,379,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文科里有四所院校461分,河南科技學院、江西服裝學院,還有南昌工學院、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一般說,不論一批還是二批,要想有一個確定的學校錄取,那么分數應該在這個最低控制線以上20、30分,才能有學校可選。如果20分以下的話,這個學校就很難選,再低一點像壓線走這種,機會越來越少,因為你不知道哪個學校在今年分數會最低,只能碰運氣。 那么高分段的這些院校呢?會相對平穩。像這些原來985、211院校和省屬骨干本科這些院校,招生計劃相對不變的話,這個分數段就會比較平穩。但是,一九年出現了一批小年的情況。比方說文科里,北郵、上財、東北財經、南方醫科大學這些學校,分數明顯低于正常年份;理科里華東政法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大連海事、南京財經大學、安徽財經、天津財經、西南財經這些財經類院校,在一九年總體上來說爆冷,那么2020年這些院校分數會較大幅度回升,去年的分數就不宜再參考。 當然,分數的高低不是絕對的,它取決于幾個因素,一個是招生計劃的這個多少,招生計劃總體增加,減少或者每個學校的招生計劃的增減,它會影響到批次線劃定和院校錄取分數。還有一個就是試題的難度。高考試題容易和簡單所得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可以看一七年的分數和一九年這個分數是不一樣的,一七年的題比較難,這個分就比較值錢。那么2019年2018年尤其2018年的試題就比較簡單,而且區分度不是太高。所以2018年2019年的500分和2017年這個500分是不等同的。 這個分數能上什么樣的學校?它取決于你這個分數在全省的位置,這是一個因素,還有一個就是跟你同一個分數的人有多少?這是分數密度。同一分數的人少,意味著分數競爭力強,人多呢,就意味著比較擁擠,技術不好,就可能被擠下來。以2017年為例,17年600分兒這個分數段理科有84個人,文科有276人。那么500分這個分數理科286,文科是668人;2019年的這個分數,600分理科兒有161個人,文科有440個人,500分,這個分數522人,文科929人。對照這個兩年的情況的話,2017年同分數的人數比較稀。2019年的這個人數就比較密,這對填報志愿方式和結果也會形成影響。 那么面對今年這個合并的情況,我們怎么辦?首先就是大致根據自己的分數情況做一個定位。就是預估自己的分數范圍以及大體上在全省是處于一個什么位置,這樣分數對應哪些學校?用一個分數來匹配院校,同一個分數可以選擇的院校有很多。那么你想上什么專業?想去哪個城市,專業優先還是城市優先還是二者兼顧?這個可以做出不同的方案。至少前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劃出一個大致的范圍,然后再針對性的對院校、專業和就業情況作下了解。 除了頂部的分數段,多數考生面對的城市、院校、專業方面是有沖突的,就是好學校好城市好專業,再和自身狀況完美匹配是很不容易的。這種情況下志愿需要確定優先順序,需要協調關系。比如想去北京上海,城市好啊,以北京交通大學這樣一個學校,630、640的分,211院校,喜歡城市就拿分數來換。這個分數如果不選北京而選擇其他城市的話,那么像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哈工大、重慶大學這樣的院校都可以選。這些都是985,院校上了一個層次;從考研、就業的不同角度出發,選擇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專業優先,想報考臨床、口腔、金融、計算機類等熱門專業,則在院校層次上就不得不下降層次,這樣才能保證進校又進專業。每個人情況有別,而志愿方案的醞釀是需要時間的。 第二個就是我們要理解平行志愿投檔規則和錄取規則。考生和學生家長是負責填志愿的,考試院是負責把填好的志愿按規定時間程序和要求向院校投檔的,高校是管錄取和分專業的。這就是分工合作,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是大問題。而最可能出問題的就是在開始這個志愿填報環節,所以平行志愿、分數優先、專業優先、專業級差、報考要求等等這些都要了解。因為這些內容決定了志愿填報的質量和結果。 第三個是今年志愿填報方式需要調整。那么院校志愿數量的增加,對所有考生來說其實是有好處的。填的院校多了,意味著可以去沖一些更好學校的機會增加,同時不同院校之間分數梯度可以減少。過去是五個志愿,那么按照沖穩保原則來填的為了保證院校能兜底,那么分數段呢,一定要是拉得比較大的比如20分左右,今年這個15個院校的情況下,各個院校之間這個梯度可以減少,而沖院校的機會增加。那么專業意向非常明確的考生,在選擇院校上是需要仔細斟酌的,沖院校的風險就在于很大程度上可能會被調劑。
所以填志愿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涉及的內容很多。不僅僅是一個分數對應一個院校的問題,考什么分能上什么學校,還涉及到專業,有沒有專業意向和要求,涉及到城市,很多考生喜歡選擇環境好、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實際是在選擇更多資源、視野和機會。還有就是專業和自身的匹配度問題。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性格、特長、愛好不一樣,選擇的專業是不是適合你?到學校以后是不是能讀好,以后繼續考研?還是出國留學?還是選擇就業?進一個什么樣的行業?能找一個什么樣的工作?收入水平狀況和職業發展前景怎樣?這些都跟志愿選擇緊密相關。同樣的分數,選擇不同,人生道路就可能不同,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過去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從學業規劃和成長發展的角度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志愿方案,一定意義上說比每一分必用的技術更重要。有一句話說:在車輪啟動之前就收拾好行囊,免得臨行前著慌。希望家長們及早著手,去籌劃這個事情。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