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又叫香包、容臭、香纓、香球、佩幃、馨香、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是一種由盛載香料的囊包,多以色彩鮮明的絲織物縫制。中藥香囊歷史源遠流長,佩戴香囊是極具特色的中醫外治法,它屬于中醫特色療法里的“衣冠療法”。 香囊最早用于避穢濁,隨著歷史發展,目前廣泛用于避邪除穢、調攝養生和預防疾病。現代藥理研究證明,中藥香囊具有抑制細菌、病毒和調節免疫的作用。 香囊一年四季都有著“神奇”的功效。古語道“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災”。從華佗時起,用零碎布料縫制個小袋子,裝上天然藥草后制成香囊,就可以用來防暑、驅蚊蟲。植物的芳香會喚起愉悅心情,增強免疫力,還能驅除空氣中的有害病菌,預防多種呼吸道疾病。 家庭自制香囊中藥方介紹! 目前市場上香囊種類繁多,功效不一。其實,不管有多少種類香囊,功效都是大同小異的,都是采用具有揮發性中藥材作成,或直接干燥中草藥入袋,或打成粉末入袋,大家可根據自己需求選擇不一樣的香囊。 預防手足口病香囊: 中藥配方:藿香、艾葉、肉桂、山萘等中藥材,在藥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裝袋,半月至1月換一包。 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覺放枕邊 提高抵抗力,增強呼吸道能力: 中藥配方:丁香,荊芥穗,紫蘇,蒼術,肉桂,辛夷,細辛,白寇仁等中藥材。 驅除蚊蟲香囊: 中藥配方: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等中藥材。 兒童防感冒香囊: 中藥配方1: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蘭等中藥材。 中藥配方2:山奈、丁香、雄黃、冰片、薄荷腦,砂仁、蔻仁等中藥材。 以上可任選一方,藥料研細末并過篩,裝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給孩子佩掛在脖子上,或用別針固定于衣襟,香袋距離鼻孔越近則效果越佳,布袋中藥末每10天更換一次,以保持藥效。 解困香囊: 中藥配方1:冰片、樟腦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等中藥材; 中藥配方2:川芎、白芷各10克,蒼術20克,冰片3克等中藥材; 中藥配方3:山柰、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等中藥材。 任選一種配方,將藥物粉碎成細面,取藥面3—5克,用布縫制成小袋佩掛頸上,15天換一次即可。 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蒼術、佩蘭、艾葉、冰片、藿香、樟腦、陳皮、薄荷等中草藥,其中蒼術能祛風散寒、開竅;白芷可祛風解表、化濕通竅;丁香能芳香理氣、溫中降逆。 驅蚊蟲香囊: 中藥配方: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等中藥材適量。 愛心提示:此方劑量配比沒有嚴格要求,根據需要可隨意掌握;保持比例為1∶1∶1∶1即可。 防流感香囊: 中藥配方1:香囊采用十五種芳香藥材,包含丁香公、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葉、佩蘭、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蒼術、薄荷、藿香等名貴中草藥做成的中藥香包,可以掛在車里家里,或小孩子身上,也可掛在手機上,鑰匙扣上,不但好看,而且能夠有效預防秋冬季流感。 中藥配方2:川芎聞鼻散—川芎、白芷,荊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風,細辛,辛夷花,冰片,雄黃等中藥材。 功用:預防感冒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從早起每3小時聞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聞吸,共用1至3天 出處:《內病外治精要》 中藥配方3:三香散—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蒼術,細辛等中藥材。 功用:防治四時流感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用絳色布縫制小藥袋,裝入藥末,佩戴胸前,時時嗅聞。 出處:《當代中藥外治臨床大全》 中藥配方4:山奈蒼術散—山奈,蒼術,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成份。 功用:防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除冰片外,將各藥烘干,研為細末,加入冰片,調均勻,裝袋內,佩戴胸前,時時嗅聞。 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 冠心病外用香囊: 功用:防治冠心病 中藥配方:玄參,當歸,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等中藥材。 用法:上藥干燥,粉碎,過篩混合攪拌均勻,做成藥袋,放置左胸前,并時時以鼻嗅之。 出處:《古今中藥外治真傳》 失眠香囊: 功用:治不寐多夢(失眠) 中藥配方:辰砂囊,辰砂適量。 用法:上藥裝囊,戴身及髻中,以氣嗅鼻 出處:《本草綱目》 嗜睡香囊: 功用:治魘寐不寤(又稱嗜睡) 中藥配方:雄黃嗅鼻散,雄黃適量 用法:將雄黃研末,放紗袋中,掛身上,且時時以鼻嗅聞。 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功用: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中藥配方:早春散-蒼術,甘松,菖蒲,桂皮,高良姜,雄黃,冰片,樟腦,碾成粉末裝入香袋即可。 用法:香囊用藥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佩戴香囊也要根據不同的癥狀與需求,進行合理選擇,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香囊一年四季均可佩戴,香囊的藥粉香氣一般能維持一、兩個月,所以當香氣很淡時及時更換藥粉。 注意事項:孕婦不宜佩戴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中藥香囊里中草藥多為辛香發散類藥物,具有揮發性,對于孕婦,尤其是孕前三個月,不宜佩戴,否則可能引起流產等不良后果。 另外,對部分中草藥過敏的人群,不建議隨身佩戴,可懸掛于室內床頭或房門。 溫馨提示:以上香囊均有嚴格的劑量配比,有需要患者可到正規中醫院咨詢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