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往往體現對孩子的方方面面無微不至的關注與重視,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似乎孩子的成長都必須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才可以,似乎孩子的成長是必須在父母的呵護與扶持之下才有意義。 記得我們讀書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關注很少,不是他們不想關注我們,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一個是軍人,長期在外,一個是工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也沒有這個可能關注我們,因為我們有三兄妹,他們各自很忙,家務事也不少,他們能夠把我們幾個的日常生活管理到位就相當不錯,哪有什么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管我們的學習?反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三兄妹的自由成長,發展得也還不錯,每個人都很獨立。 而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即便不是獨生子女,父母似乎對孩子也很不放心,幾乎要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攬,似乎這樣才算是關心孩子的成長。我們發現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不獨立的,依賴性極強,極其被動,不太愛動腦筋,這其實真的不能完全怪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管孩子管得太多了而且又管得不得法,不到位,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并沒有認真思考過如何讓自己的孩子盡早獨立,而關注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至于他們方面的教育;身心健康,抗挫能力,與人交往,自我管理能力------并沒有納入家庭教育之中,甚至有些父母平時就根本沒有跟自己的孩子進行必要的溝通與交流,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與心理狀態,更別說為孩子的將來進行必要的規劃與設想,所以這些孩子相當一部分都是父母的約束之下,既沒有學會思考,也沒有學會獨立,更談不上獨立行走,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來解決,連學習都要家長幫助找老師輔導,似乎學習都是父母的事情。這種情況是挺普遍的。這只能說明這些父母當家長是不夠稱職的,因為他們還沒有真正學會如何當一個合格的父母。 如果這些父母能夠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歷史,能夠仔細思考一下自己在孩子這個年齡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給予怎樣的幫助與指導,而父母卻沒有伸出援助之手的,自己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與感受;即便父母并沒有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照樣還是一樣會成長,遲早也得去獨立,只是在學會獨立行走的這個過程中吃的苦和虧要比別人多了不少而已。 一旦思考清楚這個問題,他們也許就可以理解這個道理:父母管孩子能管多久?一輩子可能嗎?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每個人遲早都要學會獨立行走。作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孩子學會獨立行走。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
|